邵天帅:让梨园春色在年轻人心中流淌-学者 · 名家-中工网

人物

学者 · 名家

邵天帅:让梨园春色在年轻人心中流淌

2020-07-26 09:36:52 来源:光明日报

  邵天帅,1986年出生,北方昆曲剧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工闺门旦,MFA艺术硕士。师从张静娴、胡锦芳、魏春荣等,在《白蛇传》《牡丹亭》《关汉卿》等昆曲剧目中担纲主演。曾荣获第十二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第五届中国昆剧节优秀表演奖、第十届中国艺术节表演奖。

  《牡丹亭》里杜丽娘说:“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几许?”对我来说,则是“不入梨园,怎知春色如许。”

  童年时代,我在舞蹈班偶遇北方昆曲剧院的张志斌老师教基本功,张老师对我说“你很适合学昆曲”。那是我第一次听到“昆曲”这个名字。机缘巧合,我走进了这国之经典的园林,领略到昆曲的如许春色。这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2001年,我成为北方昆曲剧院的学员。这一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对昆曲的保护传承更加重视了。

  我是一名追逐经典的年轻人,对于从业者来说,我们看待昆曲和戏迷有所不同。从业者必须在无数次枯燥的重复中追求极致,需要关注细节,忍耐寂寞,把自己全身心投入其中。电影《霸王别姬》里的台词“不疯魔不成活”,就是敬畏与热爱经典的人的真实写照。

  2011年,北方昆曲剧院排演年度大戏《红楼梦》,原定我出演薛宝钗,同时我还在备考研究生,但院长突然让我短时间内改演林黛玉。林黛玉的角色表现和薛宝钗有很大不同,葬花、焚稿等几场戏很有难度。25天,我顶着极大的心理压力,每天排练十几个小时,研究人物、背唱台词、打磨细节。最终演出获得成功,我的昆曲事业也迈进了一个新的阶段。之后,一个个经典角色接踵而来,杜丽娘、崔莺莺、崔笺云、谭记儿……我在戏里展现不同角色,体会百味人生。

  昆曲是一种需要不断攀登的艺术,投入其中会看到一个又一个山峰,我们一次次迎难而上,翻越过去,就会看到更美的风景。

  成为一名昆曲演员,天赋与努力都必不可少。我来自东北,原本性格豪爽,朋友们很难把日常生活中的我和舞台上的我联系在一起。但慢慢地,昆曲的气息已萦绕在举手投足之间,我的日常审美也更倾向于传统文化。演员塑造角色,艺术本身也在塑造演员。

  昆曲这门艺术发源于600多年前,兴盛于明代。随着时代变迁,昆曲从当年的主流娱乐形式变成了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昆曲这门文化遗产的从业者,我有责任担负起它的活态传承与传播。

  这些年,我们排演的观其复系列昆曲,致力于还原鼎盛时期的昆曲原貌,把《怜香伴》《墙头马上》《望江亭中秋切鲙》等很多剧目通过考证、挖掘和整理,以复古的舞美、妆容原汁原味地搬上舞台。

  昆曲的内容不只是古人的轻歌曼舞,不只是才子佳人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它有桃花血扇的亡国恨,有窦娥誓言的天地叹,也有谭记儿的智慧与反抗。从诗词歌赋到孔孟老庄,昆曲包裹着古人修齐治平的理想和关乎礼义廉耻的价值观,告诉今天的我们从何处来,启发我们往哪里去。

  不久前我们进行网戏直播,取得了可观的观看数据。其中青年观众的数量蔚蔚可观,令人欣慰。那么今天人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之于昆曲又该如何表达?带着这样的问题,我和同事们也在不断思考和尝试,希望有一天能拿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我们相信,这梨园的大门能迎接更多的年轻人,这满园的春色将成为一代代人难忘的记忆和享受,长久地在人们心中流淌下去。(光明日报记者 尚文超采访整理)

编辑:石婷钰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他们为3.91亿职工发声——代表委员“微...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热点人物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朋友圈中的职工话题⑨:完善大病保...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导演辛爽: 这是集体的成功, 请忽略我

    网络自制剧《隐秘的角落》6月16日晚播出,导演辛爽在当天傍晚6点发微博说:“一场近两年的极限运动即将在今晚正式结束,我可以好好歇一会儿了。”然而,这个“休假计划”却落空了。

  • 19岁小将何宇鸿打破男子百米全国青年纪录

    24日,2020首届川渝双城田径对抗赛在成都犀浦田径训练基地进行。在男子100米比赛中,19岁的小将何宇鸿以10秒18的成绩夺得冠军,并打破了该项目10秒26的全国青年纪录。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疫情不误就业路 打工者变身小老板

    疫情期间,一些农民工的外出打工路受阻,留乡的他们没有“等、靠、要”,而是开动脑筋,转变思路,变身创业小老板,走出了一条全新的致富之路。

  • “天上不会掉馍,好日子靠拼搏”

    “小伙有股‘虎’劲!回乡创业搞养殖,短短几年,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养殖专业户。”陕西省咸阳市永寿县渠子镇芦堡村的村民说起“牛倌”焦虎成都交口称赞。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