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不能忽视自身不环保行为”
口述者:徐诚,广州市第一资源热力电厂二分厂总经理助理
建议
周边村落应杜绝路边焚烧
4年前,我来到广州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厂工作,此前我曾在上海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工作了6年。来广州后,觉得这里的垃圾焚烧厂更引人注目,受到社会极大关注,对监管的要求也更严格。家里人也经常说:“你们又上报纸了。”
在接触垃圾焚烧厂前,我曾在上海的发电厂工作。发电厂对技术要求比较单一,技术员的专业背景也很单一,发电厂只是把能源转化为电能加以利用。
垃圾焚烧厂的要求则更严格,除了锅炉技能、发电技能外,还要有相应的环保知识,比如烟气指标、烟气处理等。技术指标也更高,排出的水、气体、固体等排放物都要达到相应标准才能排放,排放指标比一般的煤电发电厂要高。
然而,垃圾焚烧厂的设备24小时都在运作,完全不出故障是理想状态,因此必须加强监督。
和其他地方不同,除了主管部门监督外,这里还有十多名村民24小时驻厂监督,查看设备运转情况。垃圾焚烧厂的运作与周边村民生活息息相关,他们就是来挑毛病的,这比任何排放检测都来得更严格。
你也许会问,村民对垃圾焚烧技术不了解,怎么监督?确实,村民对垃圾焚烧处理的工艺不了解,也不知道怎样的情况对环境有危害。这些情况,我们都会给村民讲解,让他们理解。
目前村民最大的抱怨,是垃圾车滴漏造成沿线道路有臭气。这些问题我们会反映上去,同时也会组织冲洗车扫地,1天进行两三次路面清洗工作。经过政府更换车辆等努力,问题得到改善。
最近的垃圾处理厂万人行活动中,很多市民会疑惑,既然垃圾焚烧符合标准,为何还要进行垃圾分类?其实,如果垃圾分类做得好,对焚烧厂也有好处。
生活垃圾中的每项物资都有不同的环保处理方法。如果把餐厨垃圾分拣出来,进入垃圾焚烧厂储坑的水分就会降低,生活垃圾焚烧的效率也会提高。
我从事垃圾焚烧的工作年限比较长,身体状况目前都挺好。我家里人曾来参观,了解垃圾焚烧厂的工艺和运营监管技术,希望能有更多市民前来参观。
工作中我也会有疑惑。周边的居民对垃圾焚烧厂的关注度非常高,认为焚烧会造成污染,却往往忘记了自身的不环保行为。事实上,在路边焚烧电线、树叶等垃圾,产生的二噁英对身体危害更大,对空气污染也很严重。
对于周边村落的垃圾,我觉得收集后都可以直接送到我们厂里,也希望政府能主导这件事,杜绝路边焚烧。
微小的变化已经发生
▶记者手记
垃圾分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每个细小的环节都会影响到整个链条。
在上述5个故事的口述者身上,我们看到了这个城市的一些变化。
女孩将厨余垃圾破袋倾倒,简单的举措却令人触动。在网友“巴索风云”看来,垃圾分类的意识已经逐渐渗入人心。作为环境卫生整治的难点,城中村显然是块难啃的骨头。但陈叔仍在默默地努力,劝导更多人自觉分类。
调度车辆将垃圾运送至填埋场,是唐求安每天雷打不动的任务。但对于途中难以避免的垃圾滴漏现象,他却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陈彬荣对垃圾围城的感受最为深切,在填埋场使用期间,他和小伙伴们仍要穿上厚实的装备,铺设60多万平方米的防护膜,减少填埋场对居民和环境的影响。
身处备受争议的垃圾焚烧厂中,徐诚坚持用数据和技术保证运作安全。但他也发现了人们的矛盾之处,路边焚烧垃圾对人体的危害更大。
天天和垃圾打交道,他们也曾有过困惑、尴尬和不被理解,但他们仍在坚守,默默地做好自己的本分。
在各方的努力和各界的挑刺中,我们看到,微小的变化已经发生,但变化还不够。
垃圾分类仍有许多细节需要改善,每个细节可能都牵涉到一项机制甚至一个系统的构建。但对于每个人而言,分类扔垃圾仍是举手之劳。微小的改变,就能汇聚大能量。
(策划:谭亦芳 本版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昌道励 实习生 赵一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