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工人发明家”任相财:30年完成技术革新160余项 创效3300余万元(图)
//www.auribault.com2014-07-23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任相财正在用他发明的“宝贝”解决生产难题

  59岁的大庆油田采油工任相财,有两个大名鼎鼎的绰号:“工人发明家”、“技术120”。

  记者一走进“任相财工作室”,就被琳琅满目的技术革新成果包围了。未及和任师傅聊上两句话,他手机便响起来,又是找他请教技术问题的。“啥是火油?火油就是防冻油的俗称……”老任对着电话那头耐心解释上了,胸前硕大的金色党徽,格外地晃人眼。

  谁能相信呢——眼前这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全国技术能手,原来只是一个“连封家信都写不顺溜”的文革后期高中毕业生?

  要想多干点事儿,光凭力气不够

  “上学时赶上文革,我实际没念过多少书,能进入从小神往的大庆油田工作,我打心眼里珍惜。进厂那天,我就想,自己虽然识字不多,但我有力气啊,我一定要像铁人那样,干出一番事业!” 任相财语速不紧不慢,话里话外透着一股子朴实。

  1989年,管着10多口注水井的任相财,为一件事伤透了脑筋——室外装置一到冬天就冻结,无法取套压。“能不能注入防冻油呢?”他试验了很多次,却根本注不进去。一天,他路过汽修厂,看到车下支着千斤顶,顿时欣喜若狂,不久后,他就借鉴千斤顶的原理,创造出了“多功能注水井套压装置挤油器”,这也是他的第一项发明。看到工友们竞相使用,纷纷叫好,任相财深受触动:“想为企业多干点事,光凭力气不够,还得靠技术和智慧!”

  为此,任相财一头扎进了书堆里。由于文化底子薄,起初,他看专业书就像看天书,一边查字典,一边四处求教,常常好几天看不完一页。但几年下来,他硬是通读了《采油工新工艺》《集输工程》《机械设计》等大量书籍,还写下2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2001年,他又成功考上技师,整个人脱胎换骨,技术革新也成为他最痴迷的事。

  “痴迷到什么程度?”老任的妻子哭笑不得:“因为他满脑袋装的都是技术革新,让他烧壶开水,他能忘记开火;一次做饭,我让他换个液化气罐,可左等右等不见人影,上仓房一看,他正握着液化气罐的减压阀发呆,原来这又启发了他的思路。以前他喜欢的文体活动全放弃了,现在他就只爱逛五金配件商店,看见什么,都想把它转化为油田需要的工具,甚至家里孩子的玩具,也被他拆了个遍……”

  有一天,任相财偶然看到儿子小时玩过的双截棍,他一番拆卸,又琢磨上了:“这件玩具,就像采油工巡井时用的盘根棍,但日常巡井还要携带很多其他工具,如果利用双截棍的结构,将多件工具组合在一起,工人上井时不就轻松多了?” 经过反复试验,任相财发明出“抽油机井加盘根组合工具”,它的体积只有一根盘根棍大小,却巧妙蕴含了5件工具,被公司列入首批重大技术革新推广项目之一,在全油田推广使用。

  活到老,就为企业创新到老

  提起对师傅的印象,任相财的高徒张有兴,脱口而出第一句话是:“我最佩服他敬业!”

  任相财每天只睡4个多小时,凌晨3点半就起床画图纸,午饭后还要拿出1个小时看书学习。晚上,采油队二层小楼里的人都走光了,他仍在办公室里研究攻关课题,为了一个革新项目,常常好几个月周末都不休息。

  “搞创新确实挺苦、挺费脑子,但对我来说,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兴趣。”任相财对记者呵呵一乐。

  露天采油设备易积污生锈,特别是螺丝杠上的油垢,极难清理,闸门经常锈死,换一个新闸门就得500多元。任相财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日思夜想。一次,他捡到个废旧矿泉水瓶,随手拧了几下瓶盖,发现瓶口丝扣中的污泥因此纷纷脱落,他灵光一闪,很快据此设计出了专用除垢工具,并通过反复调试,研制出一种新型除垢剂,配合使用,效果奇佳,一举解决了设备除垢解锈的老大难问题,仅此一项,每年就至少为企业节约创效500多万元。

  其实,因为心里时刻装着技术革新,生活中很多不起眼的物件,都会让老任联想到生产中去。油井井口掺水阀的阀尖易损耗,阀尖一坏,整个阀芯都得更换,换一次得花30多元。一次,任相财在外用餐,发现一种筷子可更换筷子头,受此启发,他发明了分体式阀芯,能只换阀头,成本仅3元。研究油水井连接密闭洗井配套装置时,任相财夜不能寐,到卫生间吸烟,注意到卫生间防返味地漏具有单流结构,他猛然顿悟,一下子找到了突破方向……

  “你热爱工作,工作就会给你施展作为的广阔空间;你热爱生活,生活就会从方方面面给你很多灵感。”这是任相财多年的感悟。迄今为止,他已完成技术创新160多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1项,累计为企业创效3300多万元,成为大庆油田响当当的“功勋员工”。

  2011年,大庆油田成立“任相财工作室”,老任干得更欢了,平均每年都能带领团队完成30多项革新成果,他还积极开展“传帮带”,累计培训1800余人次,培养出各级技术能手42人。他的得意门生张有兴,“入门”不过数年,便已拥有公司及厂级技术革新成果37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6项。

  编辑点评:

  59岁了,叫一声老任,恐怕并不为过。

  老任真有“才”。从写信都不顺溜到成为技能专家、成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这才华都是靠当年铁人提出的“识字搬山”的劲头儿积累出来的。

  老任真有“材”。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他革新的源泉和素材,他的工作没有分内分外之说,创新创效既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更是他的兴趣之所在。

  老任真有“财”。用几块钱的成本就为企业创造上百万元的效益,他的成果让人们改变了对工人的传统看法——仅仅是出大力、流大汗?不,工人师傅照样能够贡献智慧、提高效益。(中工网记者 彭冰)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