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旧乱 鼎新局
工会九大、十大、十一大
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中国正式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这一时期的最初十年中(1978年—1988年),中国工会先后召开过第九、第十和第十一共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顺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的新形势,分别解决了改革开放初期阶段工运领域急需解决的若干重大问题,在历史重大转折时期,指引着中国工会和其开展的各项工作沿着正确轨道前进,并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探索、开拓,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运新局面上建立起新的辉煌功勋。
工会九大:
革旧乱、归正轨
中国工会九大是在我们党和国家正处于重要转折过渡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大会,大会基本完成了它所应当担负的历史任务,为中国工运进入新时期奠定了基础。
(一)从乱到治的过渡期
工会八大以后,由于受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曲折发展。1966年,文化大革命动乱爆发后,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遭受空前严重的破坏和巨大损失,工运方针和工会业绩被全盘否定,各级工会组织被砸烂,工会系统陷于瘫痪,工人阶级队伍被分裂,工会的性质和职能被篡改,一大批老工会干部、老劳模、老工人受到批斗和迫害。但尽管如此,仍有一批富于正义感的老工会干部和老劳模、老工人对林彪、“四人帮”一伙的倒行逆施进行了抵制和斗争,工人阶级也仍为维持社会生产作出了努力和贡献,表现了高度的政治觉悟。
1976年10月,我们党取得了一举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的重大胜利,这为纠正“文革”及“文革”以前的“左”倾错误、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开辟了道路。但是由于“文革”及“文革”前的“左”倾错误根深蒂固,且蔓延了很长时间,它所造成的混乱不易在短时期内消除,本应开创的新局面并没有到来,反而出现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这种形势清楚地表明,不彻底清除多年“左”倾错误的沉积,不彻底地进行拨乱反正,新时期工人运动伟大复兴的新局面就不可能去开创,在这种情况下,召开一次新的工会全国代表大会来统一思想、确定解决这些问题的方针任务,并团结带领工会干部和广大职工群众为之奋斗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二)揭开拨乱反正序幕的盛会
1978年4月,全国总工会在北京召开八届七次执委会议,这是全国总工会停止活动11年之后召开的第一次执委会议,它的召开标志着全总工作开始全面恢复。会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工会九大的通知,研究了大会的准备工作,号召全国职工以实际行动迎接这次大会的召开。
1978年10月11日至21日,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出席会议代表1967人,代表全国5000多万工会会员。大会的根本任务是:进一步动员全国工人阶级,为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大会的具体任务是:讨论八届执委会议提出的工作报告,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讨论和确定新时期工人运动的任务和工会工作的方针;修改中国工会章程;选举新一届领导机构。
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中共中央副主席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汪东兴,以及党和国家其他领导人出席了大会开幕式。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向工会“九大”致词。致词彻底否定了“四人帮”炮制的“工运领域黑线统治”的谬论,为建国后十七年的工人运动和工会恢复了名誉,给广大工会干部和劳动模范平了反。致词还充分肯定了我国工人阶级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所进行的英勇斗争,赞扬我国工人阶级不愧是一个久经考验的、立场坚定的革命的领导阶级。致词在深刻总结建国以来中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正确阐明了新时期中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前进方向,阐明了工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性质、作用和任务。致词是指导新时期中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倪志福代表全总八届执委会,向大会作题为《中国工人阶级新的伟大历史使命》的工作报告。《报告》提出了新时期工会工作的基本方针,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遵循党的十一大路线,团结、教育、吸引广大职工不断提高政治觉悟,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积极参加管理,广泛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职工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为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而奋斗。
工会九大通过了倪志福的工作报告,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国工会章程的报告》和新的《中国工会章程》,选举产生了全国总工会新的领导机关——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九届执行委员会。在九届一次执委会上,倪志福当选全国总工会主席。选举朱学范、马纯古、康永和、黄民伟、陈宇、宋侃夫、王崇伦、韩荣华、刘玉娥、章瑞英为副主席。
(三)大会的成果与局限
中国工会九大的召开对中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在粉碎“四人帮”和揭批查运动取得决定性胜利,国民经济开始恢复,党中央提出新时期总任务的形势下召开的。它是中国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者企盼已久的一件大事,是距上次代表大会相隔21年之后,中国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者的一次盛会。这次大会对于动员广大工会工作者,按照新时期党对工会工作的要求,遵循客观规律,承担起工会应负的历史责任,发挥自己的作用,对于动员全国工人阶级为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而奋斗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工会九大是工会拨乱反正的起点,也是我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新的伟大开端。尤其是邓小平的致词,不仅对林彪、“四人帮”一伙的倒行逆施进行了拨乱反正,而且对长期以来在工会问题上的“左”倾错误进行了拨乱反正,指明了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正确方向,说出了广大工会干部的心里话。工会九大对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历史评价和制定的新时期工会工作方针基本是正确的。但是囿于当时的历史条件,这次大会通过的文件中仍然残留有“左”的错误痕迹,在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方针上与工会七大、八大的方针也无太大差别,因而这次大会的历史作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工会十大:
明新路、开新局
1982年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了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和进行全面改革的纲领,由此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中国工会十大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制定了新阶段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方针任务,团结动员广大工会干部和职工,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努力开创中国工运新局面。
(一)深纠“左”、正本源、图发展
工会九大闭幕不久,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端正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并且开始认真纠正“文革”及“文革”以前的“左”倾错误,平反冤假错案,从而结束了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开始走上健康发展轨道。
与此同时,党对工会工作的指导思想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与发展,邓小平在工会九大的致词、叶剑英在国庆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等,都是指导工会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表明了党对社会主义时期工会问题认识的深化,为工会工作的开展和取得成绩奠定了思想、理论和政治基础。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工会工作在全面恢复中有了新的发展,企业民主管理加强,工人群众主人翁地位得到显著提高,职工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得到进一步保障,职工思想政治觉悟和文化技术素质显著增长,工人阶级和工会组织为国民经济调整和经济改革作出重要贡献。
1982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大,向全党、工人阶级和全国人民响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时确立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宏伟目标。为了贯彻中共十二大精神,认真总结工会九大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工会和工人运动拨乱反正、恢复和发展的成果与经验,开创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新局面,召开新一届工会全国代表大会的条件已经具备,并且时机成熟。
(二)举盛会、明方向、创新局
1983年10月18日至29日,中国工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有1998人,特邀代表328人,代表会员7331万人。党和国家领导人胡耀邦、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陈云、彭真、邓颖超、乌兰夫等出席大会开幕式,并会见了全体代表。大会的主题是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扬工人阶级的主人翁精神。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主席李先念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向大会致词。他指出,我国工人运动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时期工人运动的根本任务就是实现党的十二大确定的宏伟目标,在不断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到本世纪末使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为适应这个根本任务的要求,工会必须提高广大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扬工人阶级的主人翁精神;要切实代表和坚决维护职工的利益;要团结本组织的成员积极参与国家建设和管理。他强调,工会是党领导下的有职有权、能够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的重要团体,那种把工会按照自己的职权独立负责地进行工作,同“向党闹独立性”“工团主义”等等混为一谈是完全错误的。工会必须旗帜鲜明地同一切危害职工利益的现象作坚决斗争,要坚决扫除“衙门”作风,多为他们做实事、做好事。
倪志福代表上届执委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扬工人阶级的主人翁精神》的工作报告。《报告》共分三个部分;即胜利前进的五年,新时期的光荣任务和认真加强工会建设。《报告》提出新时期工会工作的方针是:以四化建设为中心,为职工说话、办事,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技术教育,建设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职工队伍,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依据这一指导方针,他提出新时期工人阶级的六项光荣任务,即提高阶级觉悟,严明劳动纪律,学习文化技术,增长建设才干,推进民主管理,反对官僚主义,着眼国家全局,逐步改善生活,发扬战斗精神,反对歪风邪气,更大规模地开展先进生产者和先进集体活动。
大会经过认真审议,通过了倪志福代表九届执委会所作的工作报告,通过了新的工会章程。新章程继承了历届工会章程的优点,清除了工会九大章程中“左”的错误内容,正确地阐明了工会的性质与作用。大会表彰了全国性的先进基层工会116个,先进工会小组990个,优秀工会工作者l116名,优秀工会积极分子8840名,并分别颁发了奖旗、奖章和证书。这在我国历届全国性工会代表大会史上尚属首次。大会选举产生了全总第十届执委会。由执委241人、候补执委83人组成。在十届一次执委会上,倪志福继续当选全国总工会主席,顾大椿、尉健行、罗干、王崇伦、章瑞英(女)、王家宠、蒋毅当选为副主席。
(三)明是非、定方针、鼓士气
中国工会十大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工会系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次大会的主要成果是解决了以下方面的问题:
大会彻底完成了工运领域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在工会十大召开前,中共中央书记处即作出了“3·14”指示,核心是强调一定要从自己是党领导的群众组织这个特点出发,切切实实地为职工多办事、办好事,把职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一定要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勇敢地扶持正气,压制邪气,在社会和国家生活中起积极作用;一定要面向基层、面向职工,密切联系群众,反映职工的呼声和要求,真正成为“职工之家”。这三个“一定要”是党中央向工会组织提出的要求,也是工会进行改革的主要内容。工会十大贯彻了指示精神,在工运领域完成拨乱反正的基础上,从指导思想上进一步清算了“左”倾错误影响,在政治上更加明确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方针,提出了要积极稳妥地进行工会改革,把我国工会建设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独立自主、充分民主、职工信赖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政治团体;在组织上完成了新老交替,实现了新老合作。这些重要成果的取得,标志着工运领域的是非已经分清、拨乱反正的任务已经完成。
大会确定了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工运新局面的工作方针。工会十大确立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方针,特别是提出的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维护职能和群众组织的特点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次正式出现在工会的工作方针上。这是工会十大最重大的历史性成就,它对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工运新局面的开创具有重大指导作用和深远历史意义。工会十大标志着我国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大会鼓舞了工人阶级和工会干部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工运新局面的士气。党的十二大指明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从路线、方针、任务等方面为工会十大的顺利召开奠定了基础。因此,工会十大是全国职工加强团结,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动员大会,是开创中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新局面的誓师大会。它的成功举行,对于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奋力完成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宏伟目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工运事业具有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