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兵 赵健杰观点
作为新时代奋斗者和领跑者,劳模及其先进性已经升华为时代精神。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加强劳模教育和研究,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多视角切入、多方面展示、多学科丰富,作为基本逻辑遵循。在推动劳模教育和研究中,应充分利用不同学科和专业资源,在多学科、跨学科的不断拓展和深化中,努力探索创新路径,形成“劳模+”的理论创新局面,构建劳模学,推动劳模教育和劳模研究向纵深发展。
劳动模范是国家的一笔宝贵财富。劳模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的历史贡献被深深地镌刻在国家发展的历史丰碑上,他们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奉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其卓越与辉煌除了他们所创造的劳动价值,还体现在精神层面上,这就是劳模精神,它对于我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而言,更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劳模作为工人阶级的先进群体,在创造佳绩的同时,也使自身得到全面发展。除了共有的优秀品质,其闪光的内涵和令人崇敬的模范事迹,可以从多角度、多侧面得到反映,这就为对其进行多学科或跨学科研究提供了可能。有鉴于此,加强新时代劳模教育工作,深化对劳模的理论研究,要立足于新时代,形成全新教育和研究理念及方法,从多学科和跨学科的角度推动劳模研究工作,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范式创新。
形成“劳模+”理论创新局面
新时代,在高扬劳模精神的同时,劳模理论研究也要继续深化、拓展和创新。从多学科跨学科角度加强对劳模的理论研究,有利于从不同学科视角全面认识和加深理解劳模精神,也有利于丰富和发展相关学科的内涵。把握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就是掌握了一种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劳模+”作为理论创新研究范式,是指以劳模作为理论研究对象,借助多学科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实现对劳模学的理论建构。首先,在推动理论创新方面,至少涵盖以下基本规定。
其一,提出“劳模+”的研究方式,就传统的研究方法而言,本质上是新旧范式转换和创新。其意义在于,以“劳模+”的研究方式研究劳模,是对劳模研究内容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劳模理论研究的深化。此外,就“劳模+”研究方式的确立,其本身就是研究思路的创新。
其二,对于采取多学科跨学科研究方法而言,“劳模+”作为直观表达理论研究范式创新的符号,并不意味着多学科之间存在无重点的并列关系,也不意味着多学科简单相加、机械罗列的关系。“劳模+”研究范式的重要意义在于,多学科有主有从地同劳模这个研究对象有机结合,由此架起了从研究主体研究方法到研究对象之间的桥梁,从而为劳模研究范式的更新奠定基础。
其三,范式是一种有关价值、信念和方法论的共识。对“劳模+”研究范式的探讨,是范式创新的重要尝试,对于推动劳模学术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在此基础上开拓更加广阔的新领域,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另外,推动“劳模+”理论创新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在“劳模+”的理论创新中,要突出重点学科在研究中的地位。在多学科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实际应用中,根据研究对象同学科之间的联系程度,可以区分为重点学科和非重点学科。比如,探讨劳模精神及其本质问题时,主要以伦理研究为重点,借以揭示集中反映在劳模身上的敬业精神、道德品格、进取意识和优良传统等,突出伦理学研究方法。
第二,在“劳模+”的理论创新中,要厘清多学科之间构成的逻辑联系,确立一般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受研究对象的规定和制约,多学科跨学科在实际研究中,呈现的是一种分布有序的逻辑结构,主要体现为各门学科的层次划分。在这一系统中,居于最高层面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体现在唯物辩证法是指导劳模研究、揭示劳模精神本质最根本的方法;居于第二个层面的是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美学、社会学、法学、文化学等一级学科,这些学科同劳模的自身规定和自我价值实现相互对应。在同劳动的直接联系中,形成了一系列同劳模联系更加紧密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如工人运动史、劳动经济学、劳动伦理学、劳动法学等,这些二级学科对劳模研究具有更加直接的针对性,更易于揭示劳模本质属性及劳模精神;居于第三个层面的是具有工具意义的具体学科,如劳动竞赛学、劳动保护学、劳动报酬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以上三个层面的学科分布,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此外,一些较为特殊的边缘学科,如工会学、民主管理学、劳动关系学、职工文化学等学科,同劳模理论研究具有更加紧密的联系。
第三,“劳模+”作为理论创新的研究思路,具有与多学科联系的广泛性,同时也架起了同互联网等现代科学信息技术平台有机连接的桥梁。努力探索信息化条件下的劳模理论研究,对拓宽研究视界、增加研究深度是大有裨益的,是研究方法的重大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