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工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工会建设“三个着力”的重要批示精神,积极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建会和农民工入会,推进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基层基础不断夯实,工会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一是扩大了工会组织有效覆盖面。制定《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规划(2014-2018年)》,连续开展基层工会建设年、落实年活动和“强基层、补短板、增活力”行动,大力推广上海顾村经验,聚焦开发区(工业园区)、物流(快递)业等5大领域(行业),加大工会组建力度,深入推进货车司机等8大群体入会,工会组织覆盖面不断扩大,消除了一些建会“盲点”和“空白点”,截至2017年9月底,工会会员达到3亿人,基层工会组织280.9万个,覆盖单位655.1万个。
二是增强了基层工会活力。规范推进工会法人登记管理工作,组织实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为工会组织依法开展民事活动、助推国家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基础性保障。制定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建设的意见、增强基层工会活力发挥基层工会作用的指导意见、工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会员会籍管理办法、推进基层工会组织和工会会员实名制管理工作方案等,规范基层工会选举工作,完善会员(代表)大会、会员评家制度,以“六有”为标准推进基层工会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基层工会活力进一步增强。
三是提升了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代表履职能力。推动乡镇(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兼任总工会主席,配备专职工会副主席和专职工会干事。探索由上级工会向基层推荐选派工会干部,破解企业工会作用发挥难的问题。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工会社会工作专业人员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强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截至2017年,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已达3.38万人。深入推进职工代表素质提升工程,不断提高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代表的综合素质。
四是密切了工会与职工的联系。完善机关干部基层联系点、调查研究、基层挂职任职、定期接待群众来访、谈心和征求意见等5项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全国总工会领导同志和机关各部门分别确定1个县级以下工会和1家企业工会作为基层联系点,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政策宣讲和工作指导。构建以职工为主体的活动方式,地方工会探索建立工会服务职工满意度评价制度,适应职工的作息特点安排工作时间,推广“错峰服务”模式,工会与职工的联系进一步密切。(李跃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