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工人在工作中产生的、或与工作岗位和职业规划密切相关的自我提升需求,为办好工人夜校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据《工人日报》5月13日报道,为让一线工人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匹配、支撑工厂的生产项目,给年轻人搭建一个学习新技术的平台,西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零件加工九分厂在2014年成立了工人夜校,并在资金、时间、物资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该夜校为如何开展工人教育提供了有益经验。
不同时期的工人夜校肩负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工人夜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毛泽东同志在1917年在长沙创立的学友会。这一时期的工人夜校作为宣传工人、动员工人、组织工人的基本阵地,让工人们不仅增长了文化知识,也提高了政治觉悟,许多人后来成为了革命的骨干力量。
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工人夜校的主要职能是文化补习和扫盲工作,这一时期的工人夜校不仅提高了工人的文化素质,还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
近年来工人夜校逐渐式微,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工人夜校教学内容一定程度上脱离实际,教学方式对工人失去吸引力,以及其他教育形式兴起对工人夜校的冲击。
我国实体经济正从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升级,工人夜校、工人教育的开展应当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核心,从而提升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工人夜校需要革故鼎新,及时调整办学思路和办学方式,在培养工友的职业技能和核心竞争力上多下功夫,让工人们建立起一种追求职业技能完美和极致的意识。
满足工人在工作中产生的、或与工作岗位和职业规划密切相关的自我提升需求,为办好工人夜校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也对如何拓宽当代中国工人教育模式是一种启示。
让工人夜校这种独特的办学形式焕发生机,让工人不断提升文化素质、专业本领,为我国制造业转型拓宽人才供给渠道,是为适应当下经济发展所必须面对的新课题,也是提升我国产业工人队伍素质的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