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观点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会促进就业创业,应发挥组织优势,整合内外资源,加强同政府部门的协作。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系统解决,从思想引导转变就业观念,宣传典型营造良好氛围,强化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创业帮扶释放杠杆效应,职业介绍搭建桥梁纽带等方面,促进各类群体多渠道高质量实现就业创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会促进就业创业,应发挥组织优势,整合内外资源,加强同政府部门的协作。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系统解决,从思想引导转变就业观念,宣传典型营造良好氛围,强化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创业帮扶释放杠杆效应,职业介绍搭建桥梁纽带等方面,促进各类群体多渠道高质量实现就业创业,打出“组合拳”,下好“一盘棋”。
强化引导和宣传力度,转变观念营造氛围
针对下岗失业人员、大学毕业生等群体的不同特点,引导他们改变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通过开展就业形势分析会、就业沙龙分享会、就业指导大讲堂等易于接受的活动,面对面提供就业指导,个性化设计职业规划。还可以组织相关人员成立“就业指导服务团”,下基层,到社区,深入职工群众,把相关就业创业服务指导送到家门口。
突出便民服务,通过印制发放各类宣传服务资料,使广大符合条件的各类人员及时了解并享受到工会组织的就业创业服务;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和宣传力度,跟踪报道就业典型事例、创业成功案例,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求职者树立信心;探索网上渠道,开展网上咨询、网上求职、网上申请贷款,探索“互联网+就业服务”新模式。
强化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
促进就业,提升技能是关键。工会培训机构应面向下岗失业职工、城乡未继续升学毕业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持续实施“春潮行动”“求学圆梦行动”、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和返乡创业培训计划等专项培训,全面提升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对有创业愿望的开展创业培训,加强创业培训项目开发、创业担保贷款、后续跟踪扶持等服务。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
工会培训机构应加强职业技能、通用职业素质和求职能力等综合性培训,将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工匠精神、质量意识、法律意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安全环保、健康卫生、就业指导等内容贯穿职业技能培训全过程。坚持需求导向,围绕市场急需紧缺职业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围绕促进创业开展经营管理、品牌建设、市场拓展、风险防控等创业指导培训;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产业培训。
强化创业帮扶,放大创业带动就业杠杆效应
工会促进就业工作,应同步重视创业工作。强化创业帮扶,开展创业指导,应根据创业者所在地区的经济特点,指导就近选定若干易懂易学、投资适中、创业者乐于接受的创业项目,并联合专家讲师团对其创业项目涉及的技术免费一对一指导跟踪,进一步提高创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对有融资需要并符合贷款条件及有偿还能力的创业者提供创业资金支持,以解决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的资金短缺问题。
创业培训注重实效,可以筛选数个有成功创业业绩的创业户作为项目培训教学点,通过建立“创业项目孵化基地”,重点扶持有潜质企业,让更多创业者成功创业,带动更多人员实现就业。适当放宽创业贷款准入条件和服务对象,针对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人群以及培训创业成功的职工,在取得合法证照的前提下,上门对接政策性创业贷款服务,给予相应创业担保贴息贷款,助力创业企业经济发展。
同时,注重源头参与,加强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与沟通,积极参与、促进各项就业创业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打通工作环节,降低创业人员办事成本。做好回访工作和跟踪服务,为创业者搭建交流平台,及时掌握相关服务需求信息。
强化信息沟通,实现职业介绍有效对接
职业供求信息是职业介绍和就业服务工作的灵魂。做好职业介绍,促进就业工作,必须扎实做好就业供求信息采集。
一方面,依托工会自身组织网络的优势,发动各级工会组织开展城乡各类群体失业人员实名制登记信息采集工作,在各类人口密集的地方搜集求职者信息,对失业人员的自身优势、兴趣爱好、品质需求重点采集,实现实名制技能分类登记,准确掌握和分析其现状。
另一方面,组织专兼职信息采集队伍,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深入用工单位搜集信息,重点做好新职业、热门岗位的信息储备,建立空岗信息收集制度。为方便用工单位和求职者,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空岗求职信息登记。立足工会组织的区位优势,借助互联网企业和社会就业服务机构力量,创新招聘模式,有序推动省际劳务协作和输出。不定期组织大型综合专场招聘会,提供以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创业贷款、家政服务、普惠服务、帮扶政策、法律援助等多种服务融为一体的组合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