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好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工会-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工会

理论实践

全总领导

王东明 全国总工会主席

陈 刚 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机关党委书记

张少琴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翁杰明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晓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谭天星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江广平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王少峰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李晓钟 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

马吉孝 青海省政协副主席、省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房建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全国总工会机关纪检监察组组长、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

魏地春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马 璐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兼)候选人

郭明义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巨晓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高凤林 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

张茂华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组织部部长

许山松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邹 震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如何走好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2020-12-07 14:32:47 来源: 光明日报

  【一线讲述】

  迎头赶上,不能掉链子

  讲述人: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机务段业务指导、工程师 张伟

  作为一名普通的铁路基层技术工人,能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现场倾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我感到热血沸腾。“技术工人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总书记不但充分肯定了我们的劳动价值,还强调了很多我们最关心的实事:考核机制、待遇水平、发展通道、激励政策……字字句句,都让我觉得暖心。

  刚参加工作时,我是天津机务段检修车间一名机车电工。这是铁路一线最普通的岗位,每天与机车和配件打交道,常常满身油污,加班也是常事。那时我们修理的是内燃机车,而我在学校学的是电力机车,很多配件都没见过。一次,我去车上拆一个配件,愣是绕着机车转了几圈也没找到。“必须努力改变!迎头赶上,不能掉链子”,我对自己说。从那以后,我白天跟师傅认配件,晚上把学习情况整理记录下来,对着书本上的电器知识继续学习。实际操作中,不懂就追着师傅请教,有任务总是第一个往前冲,越是脏活、累活、难活,越是抢着干。短短3个月,我就对各型号内燃机车上的配件名称、位置及如何拆检都了如指掌。两年下来,我积累了很多现场经验,还处理了很多“疑难杂症”。这让我在工作中收获了自信,干劲更足了。

  后来,我调到电配组负责电器配件检修,也是凭借着“迎头赶上,不能掉链子”的劲头,不到3年,就对班组所有车型1000多种型号电器的结构如数家珍,检修起来得心应手。

  2016年7月,以我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被北京铁路局授牌。工作室的第一个主攻方向是“内燃机车配件检修与HX机车配件自主修”。冬季是机车电暖器使用频率最高的季节,我发现电力机车某型号的电暖器经常发生相同故障,若购买更新,一台就需要花费2000多元,造成极大的成本浪费。于是,我反复对故障电暖器“解剖”、检查,终于找到原因。通过动手改造并上车试验,该电暖器再也没有发生类似故障,仅此一项,每年为单位节省成本7万多元,我也因此荣获“全国铁路青年创新科技奖”。

  随着我国铁路事业飞速发展,机车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各项技术突飞猛进。我深知,自身技能如果跟不上技术发展的脚步,就无法保障铁路安全运输。我愿不断学习、不断前进,发挥所有光和热,在技能报国的路上永不懈怠。

  用行动写下“匠心追梦,只争朝夕”

  讲述人:湖南株洲九方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立车班班长、高级技师、国家高级考评员 邹毅

  2006年,我从职业技术院校毕业,被分配在九方装备公司工作。14年来,通过在一线摸爬滚打,我的技能水平得到很大提升。进厂第4年,我被公司聘为立车班班长。10年间,我攻克了公司生产任务骤增、产品质量提升和设备攻关任务骤增、年轻新工人骤增等一连串困难,带出了一支高素质、高职称,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职工队伍。

  现在,全班25名职工里,有高级技工13人,技师和高级技师7人。有了这样一支队伍,我们圆满完成公司技术攻关任务60余项,设备攻关任务40余项,新产品攻关任务30余项。由我创造的“邹毅机车车轮先进操作法”被列为公司生产工艺标准,并被评为公司“优秀成果奖”。

  进厂第8年时,公司以我名字命名的“邹毅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我带着团队攻坚克难,累计实现技术革新200多项,完成技术装备和先进工艺方法专利17项。团队中有1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3人获得“湖南省技术能手”称号,4人获得“株洲市技术能手”称号,工作室也得到了“技能大师孵化器”的高度评价。

  2015年,我获得“湖南省劳动模范”荣誉。5年来,我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参与和负责完成公司40余项生产质量技术攻关任务;成为职工专业技能培训授课老师和职业技能比赛专业考评员,参加和主持各项技术培训和技能比赛90余场次,与20余位青年技工签订了结对子培训合同,帮助35位中级技工通过高级技工鉴定,帮助20名高级技工考取数控车技师职称;编写职工专业技能培训教材,先后参与了13本专业技术书籍的编写工作。

  心中的格局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会有多大。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我希望带领更多青年人,用行动书写“匠心追梦,只争朝夕”的决心。

  用干劲、闯劲、钻劲带动更多人

  讲述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胜利炼油厂联合装置车间技术员、技师 于江涛

  还记得接受表彰那天,当习近平总书记讲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回想起自己20多年的工作经历,我深刻体会到:奋斗出来的幸福最踏实。

  最初,我从技校毕业后来到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工作,从学徒工、主操、班长,再到常减压车间技术员,一步步走来,逐步成长为技术骨干。我所在的炼油化工企业,生产装置里管线纵横交错、工艺流程复杂,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常常发生改错流程的事情,给企业带来很大损失。于是,我利用业余时间刻苦钻研,发挥自己的计算机特长,制作完成了常减压装置的计算机3D建模,实现了装置工艺管线和设备结构的3D模型可视化展示。2019年,我又把虚拟现实技术与3D模型相结合,开发出虚拟生产装置的模拟软件,为生产优化、设备维护以及职工培训开辟了新路径。目前,该项技术正在申请国家技术发明专利。

  刚参加工作时,我就意识到自己学历低,是块短板。于是,上班学工艺流程、学操作技能,下班后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2007年,我参加了山东省青工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常减压操作工”和“计算机多媒体操作员”两个大赛项目的第一名。总书记在大会上提到的“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只有不断学习、不断钻研才能成就自己,才能不负自己热爱的事业。

  今后,我要发挥好“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的作用,用干劲、闯劲、钻劲带动身边更多人,用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干事创业精神不懈奋斗,为国家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只要肯钻研,小事也能干出大名堂

  讲述人:江苏连云港赣榆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挖掘机操作工 刘二伟

  能参加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和亲切教诲,亲身感受“咱们工人有力量”的浓厚氛围,我激动万分,终生难忘。

  16岁初中毕业后,因为家境困难,我便跟着师傅学开挖掘机。为了提高操作水平,我只身来到沈阳市一家挖掘机培训学校,自费学了一年挖掘机操作、维修技术。为了提升技术精细度,我反复练习开挖掘机。2009年初,我被招录为区交通工程有限公司的挖掘机操作工,从此结束了四处漂泊的打工生涯。也是在这一年,我参加了全国首届“厦工杯”筑养路机械操作手技能竞赛决赛,并赢得冠军。打那以后,我更加潜心钻研技术,还摸索出一套简单易学的“三勤四准五稳”操作法,入选2012年度江苏省交通运输系统“十佳操作法”。

  2017年,在连云港市交通运输局、总工会的推荐下,我被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录取,开启了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活。在老师们的言传身教和同学们的鼓励帮助下,我学到了很多理论知识,也学会了如何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如今,我即将毕业,回到工作岗位后,我打算利用自己的全国挖掘机“大能手”品牌效应,与连云港市职业大学、赣榆中专等院校联合,办好挖掘机培训班,培训更多的技能型人才;同时,依托自己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传帮带活动,争取每年培训员工300人次以上,重点在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节支降耗、改进管理等方面想办法、下功夫、求突破。我坚信: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肯钻研,小事也能干出大名堂。

  (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王斯敏 通讯员 刘钊汐)

1 2 共2页

编辑: 李方

图片新闻

热点专题

理论实践

职工之声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国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网| 中国工会权益保障网| 全国工会社会组织工作信息平台| 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网| 中国工会普法网| 中国工会女职工工作网| 中国职工教育网| 中国职工发展基金会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