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中工时评:中国外交致安倍境况日蹙
本网评论员 毕振山
近日,持续剑拔弩张的中日局势又亮红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和防卫相小野寺五典先后出言不逊,造成中日战争一触即发的假象。看似两强对峙的背后,其实是日本在中国外交攻势下局势日蹙,不得已乃抱住军事对抗这根“救命稻草”。只要中国外交能够保持住目前的压力,安倍政权终有支撑不住的一天。
安倍在26日接受采访时声称,日本应在亚太经济、安全领域发挥领导作用,抗衡中国。29日,小野寺五典又在记者会上表示,中国在钓鱼岛的行为“已落入和平时期和紧急状态之间的灰色地带”,也就是说,中日在钓鱼岛距武力冲突只一步之遥。面对挑衅,中国国防部回应称,日本若敢采取击落中国无人机等措施,就将被当做战争行为而遭到反击。
中日之间的火药味儿一时间迅速迸发,联想到一年多来双方在钓鱼岛的攻守,似乎目前的情况是局势发展之必然。然而,两国之间的竞争不可能是一时一事之争,综观中日对抗大局,正是中国外交,尤其是中国睦邻友好的周边外交,导致安倍赖以凭藉的砝码越来越小,最终被压缩到钓鱼岛问题上。
换言之,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中日两国在亚洲的地位必将随之转换。第二次领导日本的安倍,自然不甘心拱手投降。问题是,安倍固然可以利用钓鱼岛争端消耗中国的精力,却终究不能阻挡中国在其他方面的优势。尤其是当中国将其独一无二的经济实力自如运用于外交时,安倍的其他战线便相继崩溃。
回想起来,当中国的GDP刚刚赶上来时,无论对日本还是中国,都只是一个数字。日本看到了这个数字在东盟引起的疑虑,成为“中国威胁论”的宣传者之一。那时还不适应新地位的中国,除了苦口婆心地解释外,没有其他的法子。但几年过后,中国通过睦邻友好、互利合作的外交,使周边国家享受到了中国发展的实惠。代替“中国威胁论”的,是中国和东盟蓬勃发展的自贸区。
不久前,中国的两位国家领导人先后奔赴东盟,参加了地区和全球性的峰会。虽然中国和东盟之间仍然存在问题,但两者的关系却变得更为巩固。日本想要再利用东盟制约中国已变得不可能。与此同时,中国的其他邻国,如巴基斯坦、印度、俄罗斯、蒙古以及中亚国家等,也都是中国睦邻外交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现在,日本在国际上唯一可以依靠的,就只是盟友美国了。但美国的态度众所周知,它会公开支持日本对抗中国,但一旦战争爆发,它不可能彻底倒向日本。日本应该明白,它只会在战争中孤身面对中国,而美国期待的是渔翁得利。
中国已经利用其经济硬实力,创造出包括实用实惠的周边外交在内的软实力。没有谁乐意与中国敌对,也没有谁愿意卷入与中国的战争。中日之间的地位转换,正有条不紊地发生着。日本可资利用的战略资源已经不多,这才在钓鱼岛问题上死不悔改。中国没必要在钓鱼岛与日本争个鱼死网破,只要保持住现在的强度,并继续推进以经济外交为主的全方位和平外交政策,最终会在中日竞争中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