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中工时评-正文
“两会快评”之二十四
中工时评:两会报道“神器”带来的启示
朱林
//www.auribault.com 2016-03-10 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 更多

  每年全国两会已成了各家媒体争芳斗艳的舞台。新闻采集、报道呈现,各家媒体纷纷拿出自己的杀手锏,比拼功力。

  自2010年微博直播两会,到2014年两会的微信时代,再到今年两会报道的标配——两微一端。在报道呈现、传播媒介上,媒体可谓卯足了劲。

  这还仅是新闻报道呈现的具体形式,新闻采集方面同样推陈出新。去年,自拍杆无疑是最抓人眼球的采访神器,尤其是崔永元手持“自拍神器”解读全国两会时,更是给人一种“画面感太美”的感觉。

  但仅仅一年,自拍杆就被两会禁用。其实,在今年两会上比起其它“神器”,自拍杆的“技术含量”着实不算高。

  比如VR全景视频。3月2日下午的政协新闻发布会现场,VR技术首次运用于报道全国两会。VR技术的功用在于实现全新沉浸式观感、交互式体验,还原新闻事件现场,让受众真正感受到“在现场”的参与感和“我看见”的真实性。

  VR所依靠的全景相机可以360度无死角记录现场的每个细节,并实时在新媒体平台进行推送和传播。观众只要转动手机或拖动手机屏幕,即可选择任意视角观看两会现场真实情况。

  比如人民日报中央厨房。2月19日,试运行一年的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正式上线运行。所谓“中央厨房”,即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可以打通不同平台,实现报纸、杂志、网站、“两微一端”等平台间的无缝对接,进行全方位、全天候、立体式滚动报道,从而实现媒体融合。

  再比如央视云直播。央视新闻在全国两会现场搭建了云直播平台,进行全景式网络直播。用户进入云直播平台,受众可以实现跨屏实时互动,并且可以及时讨论两会热点话题;在这个系统当中,观众可以自己当导播,随意切换收看角度,也可以实现即时互动。

  不难看出,这些新设备、新技术让受众在获取新闻时,有了更多的现场感、参与感。新技术的意义则在于使得新闻“从此不光是精准、迅速、客观,更多了直接、全面和代入感”,受众则是“从‘获得’向‘感知’迈进” .

  归根到底,还是内容与形式的问题。所谓“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要的是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好的内容,需要好的形式去呈现。

  同是一组新闻事实,在具体的呈现上,一个长篇累牍,一个图文并茂,无疑后者的阅读效果要好过前者。而如果同一组报道,一个仅有文字,另一个于文字之外,还有图片、声音、视频甚至游戏,两者的受众效果孰优孰劣,不言而喻。事实上,即使是严肃的内容,读者也希望以生动、轻松的形式去接受、获取。

  新技术的应用,除了媒体自身实现多形态融合之外,更多的是出于考虑受众的感受而创新采编、报道形式。不同于过去采编人员发什么,读者就只能看什么,今天媒体形势下,应是读者爱看什么,采编人员就需要考虑要发什么、以什么形式发。

  其中涉及的一个问题是,媒体不能置读者的需求于不顾,自采自编、自娱自乐,不注重传播效果,而应该考虑读者的需求、受众的体验,推出读者想看、爱看的作品。某种意义上来说,媒体人尤其是新媒体人,有必要树立用户思维,并给读者提供尽可能的参与感。

  这种情况下,给读者、观众带来全新沉浸式观感、交互式体验的VR、H5等新技术被媒体运用也就是势所必然了,而媒体主动拥抱互联网、拥抱新技术也自然成为分内之事。

  (本栏目文章系中工网原创,网媒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中工网”,平面媒体如转载须经本网授权许可)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