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中工时评-正文
中工时评:“家庭医生”缘何“叫好不叫座”
杨召奎
//www.auribault.com 2016-07-06 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 更多

  近日,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计委等七部门发布《关于印发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指导意见的通知》。《通知》提出,今年将在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明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60%以上。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一直饱受诟病,公众对大医院排队挂号、排队候诊、排队交费取药的情况也颇有怨言。而“家庭医生”服务模式让居民在社区医院就能够获得及时、连续、定制化的医疗服务,这无疑是惠民利民的好事。然而,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居民对“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热情并不高。

  据媒体报道,北京从2011年起便在全市推广“家庭医生”服务。如今,5年时间过去了,“家庭医生”签约率虽然在数字上达到了令人心动的33%,但现实却是另一番景象——大多数患者对签约不知情,很多健康档案已尘封为“死档”,发展“家庭医生”的工作并无多少实际进展。同样,广州“家庭医生”的推进情况也不尽如人意,很多市民宁可上网自诊,也不考虑家庭医生,多个社区辖区居民人口签约率不到10%。那么,“家庭医生”缘何叫好不叫座?为何一边是大医院人满为患,一边却是这种专属的“家庭医生”服务难以推进?

  据了解,“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本意是想引导更多居民有健康问题首先想到自己的签约医生,从而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有序就医格局,但实际上却是应者寥寥,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点:

  首先,居民对社区医院“家庭医生”的医疗水平不够信任。据媒体报道,居民普遍对社区医院的医疗硬件设施和医生技术水平心存疑虑,依然保留着“没病不看医生,有病看好医生”的就医习惯。

  其次,社区医院医疗人才短缺是“家庭医生”服务模式面临的主要困境之一。“家庭医生”一般是全科医生,但据了解,在较早试点“家庭医生”服务的北京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仅有33个全科医生,签约医生和患者的比例是1∶1000。从接诊量来看,北京社区医生的日平均诊疗人次已经超过17人次,比大医院还要高,如果签约,工作量会更大,但其收入比大医院的专科医生要少很多。“事情多收入少”自然难留人才。

  最后,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家庭医生”服务相关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缺乏对“家庭医生”的激励考核制度,难以调动其积极性,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因此,要让“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好事办好,各地要严格制定“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具体实施的基本工作原则,并不折不扣落实到位;着力进行“家庭医生”人才团队的培养与建设,提高他们的执业素质,建立激励机制,形成可观的薪酬待遇,才能留住人才。同时,还需要对“家庭医生”模式进行广泛的普及宣传,只要让社区居民认识到“家庭医生”惠民便民的善意和专业性,他们才“愿意签”。而只有医生“愿意干”,居民“愿意签”,“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才能推行下去。

  (本栏目文章系中工网原创,网媒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中工网”,平面媒体如转载须经本网授权许可)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