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时评:读懂“80后90后任千亿国企高管”事件背后的社会焦虑-中工评论-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评论

中工时评

中工时评:读懂“80后90后任千亿国企高管”事件背后的社会焦虑

青辰
2018-11-05 11:08:09  来源:中工网

  这几天,成立多年却近乎寂寂无闻的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火了。起因是其所属的高新控股有限公司前不久任命了几位80后90后高管。

  舆论普遍质疑:掌控资产高达1280亿人民币国企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董事等高管人员,竟是几位履历轻轻的80后90后女娃,正常吗?! 

  面对汹涌而至的舆情,公司主管部门高新区财政局,先是发布了一份“未发现影响公司正常运营”的说明,仅隔一天后又发布官方声明:决定对网友质疑的80后董事长、90后董事等三人停职并启动相关法律程序。

  作为一个政府部门,高新区财政局前后言行不一、自我打脸的表现,显然有损公信力。但这已不重要。因为对于某些基层部门的这种“怪异”反应,人们早已习以为常。公众关心的是,真相在哪里?

  舆情仍在发酵中。11月5日凌晨,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就此事发布声明称,高新区财政局违反国企管理人员任用的相关规定,擅自变更企业法人代表及董事,决定免去财政局局长职务。声明称下一步将继续调查,相关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

  即便如此,仍有网友对财政局及管委会自查的公正性存疑。我们不妨让真相的子弹再飞一会。而对于高新区管委会乃至西安市和陕西省的有关部门而言,要正确应对此轮舆情,尚需读懂事件背后社会公众的那些焦虑。

  其一,国企的发展和国资的安全。国有企业,国有资产,顾名思义是国家所有,全民所有,不是归某一部门所有,也不是归某一部分人所有。不管具体由谁来管控运营,都改变不了国企的性质和国资的归属。人民群众关心国企的经营管理问题,就是关心自己资产,是行使所有者权利的行为。作为国资的终极所有者,人民群众尤其痛恨那些假公济私、化公为私、视国资为私人囊中物的行为。许多业已被曝光的国企高管贪腐案显示,那些国企蛀虫,往往是将国企视为自己的私人领地,继而在国资处置人事任免等方面胆大包天肆意妄为才出的问题。所以,选拔任用什么样的人担任国企高管,看似是一地一企的事,但实际上却直接关涉到国企的健康发展和国资的安全。

  其二,国企高管的任职合法性。既然由谁来担任国企高管,直接关系到国企发展和国资安全,那么国企高管的任职合法性问题就十分重要。根据何种条件按照何种程序来选拔决定国企高管,并非像个别“专家”所言缺乏章法。经过多年的国企改革发展,我国国企公司的治理结构和治理规范已相当成熟而完善,有关国企负责人和高管的任职条件和选拔任用程序也相当严密而规范。许多国企的管理岗位常常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招考公开选拔,并附有管理岗位任职年限、专业对口以及工作经验等各种条件。

  这些,查阅各地组织人事部门和国资委的文件并不难获知。尤其是,绝大多数国企根据主管部门的行政规格,其董事长总经理等高管一般都享有不同层次的行政级别。故而,国企负责人的任免跟党政领导干部的任免一样,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不允许视同于儿戏随意为之。即便担任国企普通高管也是有严格条件限制的。比如,西安市的有关文件就明确要求:具有在大中型企业中层及其以上管理岗位任职的经历,或具有在相应层次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中层及其以上岗位任职的经历。

  其三,国企不能成为少数人进行权力寻租荫护亲眷的“港湾”。近些年,相比较于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日益严苛的招考制度,许多国企的进人用人制度机制还有一定的灵活空间,相对宽松。这原本是基于国企市场主体的设计,但却成为某些人为自己家属子女“谋发展”的一条便捷通道。在公开披露的若干贪腐案件中,一些效益好收入高工作体面的央企和国企公司,甚至沦为极少数权贵家眷子女就业的跑马场和升迁的实验田。

  对此,有自媒体网友评论说,“很多人把国有企业当做自家的自留地,甚至当作历练孩子的靶场和试验田,孩子在这里历练几年之后,不但可以发家致富,还能取得一定的行政级别。有了行政级别,很可能摇身一变,再次进入体制内。相比在公务员考试、相比体制内的各种考核和论资排辈,绕道国企简直成了某些人的人生捷径!”

  显而易见,上述无论是国企发展国资安全,还是国企高管任职的合法性,以及国企的用人腐败等,都非小事,都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事关社会公众关切,不可等闲视之。

  人们并不反对国企选拔任用年轻人,更非简单地认为80后、90后就不能担任国企高管。相反,不拘一格识才用才正在成为社会各个层面的共识。人们反对的是,假用才选才之名而行寻租贪腐之实。

  希望陕西省和西安市的有关部门,能够从这一事件中真正读懂并切实感受到公众的种种担心和焦虑,不遮不掩,不粉不饰,不推不阻,依法依纪认真负责调查处理,早日给公众一个交待。也希望其他有类似毛病的地方的管理者,能够从这一事件中深刻汲取教训。

    (本栏目文章系中工网原创,网媒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中工网”,平面媒体如转载须经本网授权许可)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应对“招而不聘”的用工寒冬需做好“两个准备”

    “招而不聘”纸面上招工、“休眠式”生产熬冬、保守性储员、普遍降薪、裁员减负……据最新一期《瞭望》新闻周刊报道:记者在粤、闽、辽、豫、湘等多地调研发现,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陷入深度衰退,各国失业率飙升,我国经济虽然已率先复苏,但由于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多地企业仍面临生产困境,用工意愿和规模下降,求职难度加大。

  • 中工时评:签约何须仪式!

    这两天,《半月谈》的一篇题为《一个项目签3遍,复工复产像表演?》的批评报道,引起媒体广泛关注。

  • 中工时评:拒绝加班就必须赔偿用人单位损失?

    近日,江苏省扬州市邗江法院一个有关加班争议的司法裁决视频上了热搜,也成为劳动法学界关注的热点。

  • 中工时评:让优秀工人也可以走上领导岗位

    4月23日,四川宜宾市委组织部发布公告,面向优秀农民工公开选拔10名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其中7个是副镇长,3个是副乡长,选拔对象为“返乡任村党组织书记的优秀农民工”,对学历、村干部任职时间、外出务工时间、户籍地都有较为严格的要求。

人物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