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工人日报社评-正文
喧嚣过后,留下的应是对医学的敬重
刘文宁
//www.auribault.com 2016-09-30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如果只停留于看一眼标题,就望文生义、无限联想,很可能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会误读了科研成果的真实价值,也不利于公众基本科学素养水准的提升。“在自然规律和真理面前,我们都只是蚂蚁,真理才是巨人。”

  近日,“用十几块钱的小苏打饿死了癌细胞”的报道,让浙江大学两位专家的研究成果TILA-TACE(靶向肿瘤内乳酸阴离子和氢离子的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牵动了无数人的心。是重大医学成果还是忽悠?多名医学专家在媒体上解疑释惑,公众在了解了来龙去脉的同时,也发现医学上的事实在太专业,没有医学专业知识的人不应指望看一眼标题就能明白一项医学成果的准确内涵。而媒体报道在通俗与严谨间如何把握平衡,也是留下来的一个课题。

  专家解释说,这一新的研究成果与“饿死肿瘤细胞”没有直接关系,它是在介入治疗的基础上注射苏打,去除癌细胞里面乳酸分解出的氢离子,降低癌细胞利用葡萄糖的可能,从而加速癌细胞死亡。

  所以,这一成果问世,绝不等于“喝苏打水可以防癌抗癌”,或者“花十几块钱就能治癌症”。无论是对研究原理的解释,还是其医学价值的评估,多位医学专家反复强调这一研究只是针对40人的小样本,“还需要更严格的、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来鉴定其临床疗效”,且该研究针对“中晚期的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其他肿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这个原理对大部分实体肿瘤是有普遍意义的”。

  专家的解释给不少抱有“美好愿望”的人泼了一大瓢冷水,但这应该正是医学研究的“原生态”,每一个结论或成果都有着严格的限定条件和价值边界,每一个概念或提法都有着特定的内涵。比如专家告诉我们,在医学临床研究中,反应率、有效率与治愈率是三个有着各自严格定义的不同概念,不是一回事,不可混为一谈。

  我们知道,医学领域的新成果不断改进着人类对生命健康的认识,为千千万万人带来新生的希望。在强大的保健养生需求下,尤其涉及癌症治疗的信息,公众更是格外敏感和期待。但面对较真的医学研究,如果只停留于看一眼标题,就望文生义、无限联想,很可能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会误读了科研成果的真实价值,甚至误导患者对具体诊疗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长期来看,也不利于公众基本科学素养水准的提升。

  在公众的科学素养中,包含一个基本常识,即科学领域永远要遵循一是一、二是二的严谨原则,容不得半点夸大其词的忽悠。如果有更多的人能牢记这一常识,明白医学的点滴进步都需要业内专家付出极其艰苦的努力,那么,再面对“绿豆汤包治百病”“祖传秘方攻克癌症”之类的“传说”,人们就会心存警惕,做出理性判断。

  今天,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一些报道为博眼球不惜断章取义,或将严谨的报道娱乐化,加剧了舆论场真假信息的混杂,令受众获取真实信息的成本越来越高。值得注意的是,历经一次次奇葩事件,众说纷纭后舆论最终沉静下来,媒体在反思,公众也在涨知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权威且真实的信息在生活中有着重要价值。我们相信,那些以哗众取宠的非专业报道为生的媒体会越来越失去追捧者,真正为读者提供权威信息的媒体会赢得更强的生命力。

  当“小苏打饿死癌细胞”的喧嚣过后,留下的应是公众对医学研究更深的理解与敬重。“在自然规律和真理面前,我们都只是蚂蚁,真理才是巨人。”敬畏科学,尊重医学规律,才能少一些“茶水发炎”“8毛钱治10万元的病”之类的闹剧。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