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对已经造成土壤大面积污染的地方来说,必须痛定思痛,吸取教训。对尚未造成严重污染后果、但正有意无意放任污染的地方来说,必须悬崖勒马,不要再心存侥幸、掩耳盗铃。
《钱江晚报》11月21日的报道介绍了浙江省第一例土壤污染修复项目的有关情况——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固废拆解业,让路桥人获得了财富,但拆解过程中流出的绝缘油导致当地土壤被严重污染。2010年当地启动污染土壤修复试点,有关方面划拨1000万元专项资金,计划用4年时间修复12500平方米被污染的土地。尽管实现了预期指标,但过程并不轻松:每亩近50万元的修复成本,修复方法还不具备太强的推广性……
修复周期长、成本高、难度大,是土壤修复的共同特点。而且,由于每块土地被污染的原因不同,所含污染物的成分、种类不同,修复的办法也不同,因此不同地方、区域之间相互借鉴的意义不大。可以说,在土壤污染修复这条路上,不仅没有捷径可走,而且基本没有前路可寻,甚至可能“无功而返”。
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一些地方总在“算账”和权衡,一些地方没有扛住漂亮的经济数字和“政绩”的诱惑,最终选择了向经济增长“屈服”。今天,个别地方亮出如此高昂的土壤污染修复账本,其实并不让人多么意外——一些企业毫不节制地甚至想方设法地向土壤、河流排放污染物、废弃物之时,一些地方政府对排污企业心慈手软甚至为其充当保护伞之时,就该想到“还账”的一天总会到来,并且付出的代价可能远超曾经的收益。
与大气、水污染相比,土壤污染更具隐蔽性和滞后性,不少污染行为没能被及时发现、纠正,而是一直在持续、扩散,相应的治理工作也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去年5月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简称“土十条” ),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做出了全面战略部署,坦承“我国土壤环境总体状况堪忧,部分地区污染较为严重,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之一。”而从“土十条”提出的各个阶段性目标和任务来看,土壤污染防治注定是一场艰难而持久的战役。
土壤污染修复推进之艰难、周期之漫长、成本之巨大,无疑是一记振聋发聩的警钟。对已经造成土壤大面积污染的地方来说,必须痛定思痛,吸取教训——如果再不彻底转变发展观念、再不采取切实行动,把过去的环保治污欠账补上,那么未来将要面临的恐怕就不仅仅是经济账了,而是“健康账”甚至“生命账”——被污染土壤上长出的粮食能给百姓吃吗?被污染过的地下水能让百姓喝吗?对尚未造成严重污染后果、但正有意无意放任污染的地方来说,必须悬崖勒马,不要再心存侥幸、掩耳盗铃。对更多地方来说,水、大气、土壤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和条件,懂得未雨绸缪才能更好地防患于未然,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时下不少社会治理层面的问题多是“破坏容易,修复难”,就像个别冤假错案会损害司法的公平正义形象,对于环境问题,有些地方部门办事“捂堵拖”,这会让百姓对政府职能和效率逐渐失望……有些影响、印象一旦形成,修复起来绝非易事。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诸多要求和具体的实现路径。相关地方在为此前治理不力埋单的同时,更要适时反思,科学、长远地谋划未来的发展之路,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一代人、一级地方政府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雾霾之下,国家不能迷失方向2015-12-29 |
王 贤:“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是历史...2016-01-08 |
绿色,长江经济带的底色2016-01-11 |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是历史责任2016-01-11 |
长江经济带发展明确环保硬约束2016-01-28 |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基调是“大保护”2016-02-26 |
南方周末刊发年终长篇特稿:十八大以来这四年2016-12-26 |
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2017-06-01 |
13万元重罚,给盲目放生敲响警钟2017-09-25 |
留心那个神情恍惚的孩子2017-11-09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