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堵结合,为求职者保驾护航-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工人日报社评

疏堵结合,为求职者保驾护航

《工人日报》—中工网评论员 韩韫超
2019-08-16 07:01:07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当前的就业工作,不仅需要打出一套给力的政策组合拳,更需要精准、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体系支撑。这一体系越完善和强大,求职骗局和套路的空间就越逼仄。

  据8月14日新华社报道,随着秋招即将到来,一些线上求职中介平台一方面制造求职恐慌,一方面声称有招聘“内部资源”“绿色通道”,推出名企实习、高价“内推”、内部员工辅导、“保offer”等项目,收费从几千元到数万元不等,实际却套路满满——所谓名企实习只是“线上实习”,在职导师名单全部为化名,且仅限通过邮件、语音或者文字的形式进行沟通;实习结束也无法开具证明,最多给盖求职平台的章;而拿不到相关企业offer可退60%费用的承诺,实际上多是招聘门槛低、招聘人数众多的小企业……

  求职路漫漫,对就业方面零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来说,求职过程更加不易。一些求职中介通过提供相关信息、帮忙牵线搭桥、传授求职技巧经验等,当好求职者职业大门的“引路人”,本是好事一桩。然而,当“竭诚满足求职需求”变成“画好大饼”后“请君入瓮”,当满心信任的“好帮手”成了没安好心的“黄鼠狼”,不仅会加大求职成本,降低求职效率,而且会影响正常的求职市场秩序。

  近年来,各类网络招聘乱象、求职骗局不时被曝光,从不法分子自我包装、精准施骗,到借求职平台之力广泛撒网,求职的“坑”似乎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难辨识。有些是在求职过程中遭遇节外生枝,比如被骗取个人信息,被扣留个人重要证件,被收取报名费、服装费、培训费等,有些是在工作过程中受到了不公平待遇,比如只试用不聘用、只签就业协议不签劳动合同等;还有些则直接陷入了骗局,比如遭遇虚假招聘、被黑中介套路、受骗进入传销组织等。此番打出“内推”“保offer”服务的职介平台中,不少都有正规从业资质,因此对求职者来说迷惑性更强。

  骗局、套路层出不穷,往往是利用求职者涉世未深、求职心切以及与招聘单位信息不对称来设诱饵、做文章。因此,保障求职市场秩序,为求职安全保驾护航,还须多管齐下、疏堵结合。堵的方面,劳动监察部门要加大对求职骗局和套路的打击和惩戒力度,提高相关平台和人员的违法成本;疏的方面,用人单位在招录环节要做到公开透明——只有“萝卜招聘”和“内推”魅影少了,懵懂的求职者才可能少一些“走捷径”的念想;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强化正规的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为不同类型的求职者量身打造精细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就业服务。

  就社会公共就业服务而言,当前国内这方面服务的覆盖范围仍相对较窄,针对的大多是失业人员、国企下岗职工及就业困难群体等。对庞大的毕业生群体,一些高校虽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但基本停留于为学生提供招聘信息、提升总体就业率的层面,忽视了就业理念和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引导。市场化的就业服务机构虽是一支重要的补充力量,但由于缺少法律法规方面的明确规范,导致其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灰色地带,进而滋生了不少求职乱象。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求职路上少走些歧路,少交点学费,本不该是奢求。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当前的就业工作,不仅需要打出一套给力的政策组合拳,更需要精准、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体系支撑。这一体系越完善和强大,求职骗局和套路的空间就越逼仄。努力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针对市场就业服务的规范和监管,让管家式、保姆式的就业服务变得稀松平常,不仅是终结求职陷阱的一把利剑,而且是体现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既然敢亮招牌,就要有被监督的准备

    就在上月底,和林格尔县也召开了政务服务相关会议,提出要“从便民利民的角度出发”,做到“资料互通、信息共享”。期待该县这项工作能真正做实,起码那个收据抬头是“乐乐百花摄影店”的窗口,该好好整治一下了。建议群众再遇到这样的窗口,不要向物价部门投诉,这不是单纯的物价问题,不妨打给纪委试试看。

  • 中工时评:游学与否不只是钱的问题

    暑假已过数周,不少家长都让孩子参加了暑期游学项目,特别是赴海外游学,费用自然不菲。高昂的游学费用,让一些家长感慨“养不起娃”的同时,也带来了攀比现象,最终却让鱼龙混杂的游学中介机构获益。

  • 中工时评:二青会:面向未来的青春约会

    8月8日晚,在第11个全民健身日来临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以下简称二青会)在山西太原隆重揭幕。

  • 中工时评:摘牌有力量,挂牌才更显分量

    7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通过其官网发布了一篇公告,对复核检查严重不达标或存在问题的7家5A级景区进行了处理。这其中,就有我们熟知的“乔家大院”,它被取消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

人物

  • 强国脊梁:“超导斗士”赵忠贤

    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高温超导研究实现了从“起步”“追赶”到“领跑”的跨越,这一切成绩,都离不开一个人——赵忠贤。

  • 共享厨房的善意 温暖生命脆弱的时光

    王睿的厨房,只有15平方米,却有上千人在里面张罗过一日三餐,可见需求之大。然而,千余人,在全国2000多万的住院病人中,又是多么微小的比例。

  • 对吃“11个包子”的消防员,不能止于感动

    据了解,视频中这位消防员名叫吉侯牛培,来自四川省雷波县,彝族人。8月10日苏州市太仓消防救援大队城西消防中队接到排涝警情,随即赶赴现场;从当天下午3点多,一直在现场进行处置, 由于救援过了饭点,便利用消防车回单位更换装备的时间,从单位食堂带了些包子给参与救援的消防员充饥。

  • 张礼:传承学术不觉老

    清瘦身形、满头银发、慈祥笑容、矍铄目光、洪亮声音……这是人们对张礼教授的直观印象。年逾九旬的张礼教授,是清华大学物理系1982年复系之后的首位系主任。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