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防疫,隔病毒不能隔人心-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工人日报社评

社区防疫,隔病毒不能隔人心

《工人日报》—中工网评论员 韩韫超
2020-02-04 07:03:26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某种角度看,社区防疫既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也是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更是社会治理考场上的一次生动实战。

  据媒体报道,节后返程人员逐渐多了起来,各地基层社区和街道的疫情防控成为一大重点。很多社区制定了严格的管理措施,严控社区外人流出入,逐户对居民进行体温和近期动向排查,要求返程人员主动上报信息、自觉居家隔离、监测健康状况等。针对一些外地返程人员回到社区时吃了闭门羹,甚至有小区物业联合业主拒绝节后返程的租户入住等问题,民政部及时回应,称“防控严格落实,病毒必须隔离,但人心不能疏离”,村和社区可以采取更加符合现实情况的措施,不宜“一刀切”。

  在社区这一关口,如何严防死守,考验着各地社区和街道干部。

  防止异地疫情输入本地、从源头上防控疫情,社区街道是十分重要的阵地,而且基层治理网格化、地毯式的特点,也是确保疫情防控无死角的优势。

  一些地方的社区防控做得很好。比如,有媒体报道,某地社区工作人员在区内武汉返程人员隔离期间,每日到该户进行体温测量和健康状况监测,并帮助购买蔬果等生活用品,工作人员每次与该住户接触前,都是进入楼梯间后才换上防护服,尽量不为其他居民带来恐慌;一些地方为小区居民制发临时出入证,对社区外来访人员实施登记制度,制作和更新楼栋疫情防控分布图,对小区内重点人员进行重点监测,提前联系湖北籍外来人员建议其推迟返程时间等。类似举措显然很有针对性,更加科学、高效和贴心。

  一些基层治理者在疫情防控方面缺乏经验,这可以理解。但无视百姓实际情况,简单粗暴地“一刀切”,则有形式主义之嫌。不分具体情况,“谁都不能进”,显然更加省事和讨巧,但这种做法会不必要地增加公众的恐慌情绪,还可能对相关人员的正当权利造成误伤。

  疫情防控不是业绩秀场,来不得任何形式主义的东西。管理者每一次决策、每一项措施出台,都要从实际出发,从公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对复杂问题要分级分类处理。关键一点,我们要看防疫措施的整体效果,而不能自己怎么省事怎么来。

  隔病毒不能隔人心。社区防疫,既要严防死守,也要体恤百姓,在法治和科学的原则下审慎而行。于公众而言,疫情面前,不可避免地要牺牲一些个体的便利,要对相关决策和措施予以理解、支持与配合。各方都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相向而行,才能构筑起坚实的群众基础,这才是疫情防控的正确姿势。

  某种角度看,社区防疫既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也是疫情防控的“最后一公里”,更是社会治理考场上的一次生动实战。

  一段时间以来,从社会治安的群防群治,到民生领域的养老、就医、托幼等,社区治理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治理成效有目共睹。眼下,基层社区的疫情防控战已经打响,下一步如何科学部署、精准施策,是决定社区防疫成败的关键。相关方面既要有“钉钉子精神”,也要下足“绣花功夫”。期待基层社区把握好尺度,积极探索,为社会治理提供更多鲜活样本和宝贵经验。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宅在家的日子里,不妨学好技能

    “每一次危机都可能是失败的根源,但希望的种子也孕育在其中。”成功的人永远都是在困难中看到希望,在危机中看到转机,关键在于如何做,而选择权在我们自己手中。

  • 中工时评:加强孕产期女职工防护,值得关注

    特殊时期,特殊人群尤需特殊保护。切实加强女职工在新冠肺炎防疫期间的劳动保护,这不只关系到女职工个人权益,更关系到万千家庭的福祉。

  • 中工时评:让更多防疫一线劳动者跻身劳模行列

    在此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役里,有许许多多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冲在一线。其中,钟南山院士在1995年就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在2005年又因抗击非典的出色表现而被评为全国劳模。劳模冲锋在前,在疫情防控中对广大职工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 中工时评:对中国经济的韧性充满信心

    2月7日,在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潘功胜表示,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暂时的,中国经济长期向好、高质量增长的基本面没有变化。从内外部环境看,经济发展中的积极因素正在增多,经济内在的韧性增强,这些都对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形成支撑。

人物

  • 天使日记| 嫂子,我们都是你的后援团!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这样一群和死神赛跑的人,他们是父母,是妻子,是丈夫,是儿女……但在疫情面前,他们是身着白衣战袍的“天使”。

  • 用警徽筑起安全防线

    云南省水富市的55岁民警赵志万,今年春节格外忙碌。自己是民警,妻子是疾控中心员工,女儿是卫生健康局工作人员,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一家三口在春节期间全上了战“疫”前线,这也是赵志万的第二十次春节值班。其间,老赵每天都要面对数千辆车、上万人,白天劝说旅客配合检查,晚上还要为交通安全保驾护航。

  • 《中国医生》热播,这些片中医生就战斗在抗疫一线

    “因为高颜值学霸医生徐晔,看了《中国医生》,然后哗哗哗流眼泪,因为别的医生。”最近,纪录片《中国医生》持续热播网络,引发观众共鸣。人们不仅记住了片中展现的十几位中国医生,共情于他们救死扶伤的点滴细节,以及他们作为普通人的真实悲喜,甚至也为他们的命运而揪心。

  • 如何降住“疫魔”?这10位全国政协委员支招了

    近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从武汉蔓延、波及全国,牵动着海内外中华儿女和各界人士的心。为了贯彻落实全国政协主席汪洋的指示要求,近日,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分别召开部分医卫界、经济界委员座谈会,就疫情防控工作及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意见建议。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