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工人日报评论库-正文
打工路上:不要忽视2.74亿人的创造力
郑莉
//www.auribault.com 2015-11-19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某工厂引进了香皂包装生产线,使用中发现一个缺陷——常常会有盒子没装入香皂。总不能把空盒子卖给顾客啊!于是老板请了一位学自动化的博士后设计解决方案。博士后拉起了一个十几人的科研攻关小组,综合采用了机械、微电子、自动化、X射线探测等技术,制造了一个探测器,通过机械手抓取空皂盒。这个改进花了90万元。与此同时,中国南方某乡镇企业也买了同样的生产线,老板发现这个问题后大为光火,找来生产线上的农民工想办法。农民工思考了一会儿,跑出去花190元买了一台大功率电风扇放在生产线旁边,于是,所有空肥皂盒都被吹走了……

  这个故事虽然有着某种揶揄的意味,但也传递出一个信息:并不是高学历的人才有创造力。一线农民工的创造力也许没有太高的科技含量,但一个简单的改变就可以解决大问题。

  在笔者采访过的农民工劳模中,有被称为“小巨人”的巨晓林。这位只有1.62米身高的中国中铁电气化局一公司农民工,拥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入行28年来,研发和革新工艺工法98项,创造经济效益900多万元。有被誉为“工人院士”的王钦峰。这位山东豪迈集团电火花科研小组组长,从初中毕业生成长为“劳模创新工作室”掌门人,为企业改进了80多项技术、装备,填补了国家技术空白,甚至指导博士、硕士搞科研。还有2012年成为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农民工第一人的赵正义,凭借其独创的“赵氏塔基”,成为创造国家建筑行业标准的人。

  农民工步入创新殿堂不仅仅是某位农民工的荣耀,更意味着一种进步,一种改造的力量。

  国家统计局发布《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近2.74亿,同比增长1.9%.他们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而制造业的比重最大。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都意味着创新创造不能仅靠科学家、工程师,2.74亿农民工更蕴藏着磅礴的创造力量!

  他们长期工作在生产一线,最知道哪里不足,哪里需要改进,对浪费、低效、不合理等有着切肤感受。而他们也往往最能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也是成为制造强国尤其需要的力量。

  “十三五”规划中多处强调要“激发社会创造力”。无论是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还是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都需要盘活农民工的创造热情,让创新创造成为农民工群体的“思维习惯”。这需要给予有效的政策支持,需要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需要建立创新能力的培养机制,也离不开必要的奖励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

  我们也应该看到,如果仅凭农民工一己之力,要将好的创意变为先进技术,进而转化为生产力,还面临许多困难和压力。这就需要企业建立宽容失败、呵护创新的土壤和环境。4年前采访王钦峰时,其所在企业的老板“宽容失败”的胸怀令人印象深刻。在管理者看来,来自一线农民工的创新或许只是减少用电量或降低劳动强度,把不合理变为合理,但其引发的连锁效应却是无可估量的。所以,企业的态度很明确:创新失败的成本企业承担,员工可以放心去干。

  正如一位企业工会主席所感慨的:“只有在一片富含‘平等、尊重、包容’养分的沃土上,才会有更多巨晓林、王钦峰这样的农民工茁壮成长”。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