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工人日报评论库-正文
【文化言论】博物馆常出“新”,文化服务才走心
王瑜
//www.auribault.com 2017-05-15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5月18日是第41个国际博物馆日。仅以北京为例,作为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城市,将在全北京范围免费向市民开放97家各类博物馆,开展47个展览、13个讲座、42个活动共102项主题活动。

  近年来,我国博物馆发展亮点频现。

  2008年,中宣传、财政部、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出《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要求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部实行免费开放。通知发出后,各地积极响应,博物馆发展速度、规模和参观人数更呈“井喷”式增长。

  截至2015年底,全国登记注册博物馆达4692家,国有和非国有分别占比76.3%和23.7%。笔者据国家文物局统计数据估算,最近10年注册博物馆数量新增近2000家。当前仍以每年超过100家的速度增长,相当于每3天新开一个。预计到2020年,每25万人将拥有1个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全国博物馆年均接待观众约4亿人次,各地省级博物馆参观人数相比之前普遍增加3至4倍。

  与此同时,一些国家和省级博物馆凭借新颖活泼的形式和丰富生动的内容,备受观众追捧。从国家博物馆的《复兴之路》到中国科技馆的《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从首都博物馆的《早期中国——中华文明起源展》到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陕西古代文明》等展览,观者如潮。

  最近两年,博物馆在社会公共文化中的教育作用凸显。全国博物馆每年举办20万次教育活动,超2万个展览,参观人数约7亿人次,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学习机制正在建立。

  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博物馆在展示人类文明、促进文化交流和提升民众文化素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际博物馆界发展趋势表明,重视公众参与,强调教育服务已成当代博物馆核心功能。200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代表大会首次将“教育”作为博物馆第一功能。

  西方主要国家博物馆公共教育理念由来已久,在非正规教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欧美博物馆特别重视展览延伸和拓展,几乎每天都举行系列活动,观众常年络绎不绝。比如号称全球最大博物馆城的史密森博物院就以打造美国非正式教育“实验室”为使命,在多年研究实践中,形成一套科学的博物馆教育体系。

  相比之下,尽管我国博物馆发展迅速且效果显现,然其在公共文化教育服务方面,与民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还存不小差距。

  目前我国博物馆教育尚未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中小学教学计划。不少地方只是简单将展览与教育直接划等号,“藏品和展览就是全部”的观念仍根深蒂固, “一流展品,二流展览,三流服务”的状态常见。不少地市级以下场馆缺乏优质馆藏资源,展览和活动内容陈旧,设施简陋,形式雷同,缺乏新意。另外,面对新媒体迅猛发展和观众接收体验习惯的改变,不少博物馆传播教育手段明显滞后和僵化。

  当然还应看到,新媒体环境下,国博、故宫等博物馆已开始通过微博、微信及客户端推广;有些则尝试引入VR等技术进行影像传播。这些更创新和接地气的教育方式受观众欢迎的同时,也给更多博物馆以启发:再丰富的馆藏,也只有以“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才能更好地实现其公共文化服务的价值。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