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工人日报评论库-正文
【科教时评】快资本遇上慢教育,岂能利字当头
关越
//www.auribault.com 2017-11-24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日前发布的《2017年教育行业蓝皮书》显示,2017年前8个月,一级市场教育行业的总融资额达96.4亿元,同比增长66%。另据统计,有超过20家A股上市公司业务涉及学前教育板块,包括实体线下幼儿园、亲子园、幼教节目、线上幼教教学信息化平台等业务。

  社会资本进入教育行业,是解决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资源供给不足,满足人们多样化教育需求的有效途径。近几年,随着相关法律的陆续出台、政策的松动以及新三板政策的利好,吸引着更多A股上市公司扩大教育服务范围,大量资本以及教育企业登陆抢滩新三板,在线教育热钱涌动,势头一浪猛过一浪。然而,当快资本遇上慢教育,也遇到颇多问题,不时传出荒腔走板的声音。

  教育投资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投资周期长,不能将教育行为商品化,将受众定义为普通消费者,更不能将此事业视为短期效应。钻政策、法规的空子,过分计较投入和回报率,将教育当作营利的工具,那是对教育初衷的扭曲。如果缺乏对教育行业本质的尊重和信仰,盲目将商业行为带入教育行业,有损的不仅仅是品牌自身,耽误了人的成长,尤其是孩子的身心健康,那就不是小错,而是恶行。

  然而,当快网络、快资本与慢教育相遇时,往往被功利和浮躁遮住了双眼。近日,多起虐童事件成为舆论焦点,引发公众对学前教育行业规范性的探讨。千亿元级的市场规模引发了资本对学前教育市场的竞逐。在受资本追捧的同时,行业内人才资源短缺、加盟管理不善等问题也随之暴露,有的上市公司旗下幼儿园甚至被曝出过虐童事件。

  据媒体报道,这些学前教育概念股很多都是在早期从事传统行业,近年才转型业务至教育。投资幼儿来钱快、企业靠加盟费就能赚不少等传言令人不胜唏嘘。以媒体披露的某上市公司为例,其2016年在教育学杂费及教育咨询服务上收入为6103万元,毛利率达60.2%,而其园长、保教员年人工成本平均为5667元。能赚取高额的利润,却在幼教人力成本上锱铢必较,这样的反差怎么能让人信服它能提供合格的学前教育?相比其他年龄段教育,学前教育要求更强的责任感、高度的职业道德。一些资本极力压缩教育成本,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从教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在这种情况下出现虐童事件也就不足为怪。

  为了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教育需求,近些年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在出台多种措施鼓励社会力量的参与。如去年通过的关于修改民办教育促进法的规定,明确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可以自主选择设立非营利性或者营利性民办学校。可现实是不少企业带着资本、科技等进入教育行业,却不沉下心来做好产品和服务,而是屡屡上演意图赚一把快钱或者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抢滩行为,搅乱了这一汪清水。如校外培训机构卷巨款跑路现象时有发生,一些教育巨头包装所谓名师、虚假宣传等也屡见不鲜。

  教育事关国家之本、民族之脊,是教化育人的道德良心职业。“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没有这样的思想境界,就没有资格进入教育行业。民办教育尽管最终目的是营利,但本质是教育,营利行为不能凌驾于教育的公益性之上。当快资本遇到慢教育,尤其需要对教育行业本质的尊重和信仰。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