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职工点题-正文
关注“最无争议涨薪”背后的公平期待
朱永华
//www.auribault.com2015-07-08来源: 中工网—《辽宁职工报》
分享到:更多

  今年以来,不少人的工资单发生了变化,多数央企高管的工资缩水了,部分央企全员降薪了,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开始调整了,330多万乡村教师也将迎来“最无争议的涨薪”。一张小小工资单,见证着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进程,也折射着中国经济和民生改革的重点和路径。

  其实,同330万乡村教师“最无争议的涨薪”一样,对部分央企全员“降薪”恐怕也“最无争议”,“一涨一降”均“最无争议”的背后,却是长期以来社会严重分配不公的沉重话题,无论从媒体报道,还是在我们身边的现实生活中,如果说城市环卫工工资收入低廉,甚至与实际劳动付出差异很大,是因为其从事的简单体力劳动,没有多少智慧含量的话,那么,收入甚至还不能与环卫工“看齐”的乡村教师队伍,就的确让人唏嘘。报道显示,“90后”李春梅在四川广元市大山深处的石牌村带着36个不同年龄的孩子。四五年来,她既当班主任,又当校长。然实际每月的工资收入却只有1000元,更有一些扎根在贫困山区几十年的普通乡村教师,甚至月薪只有几百元,比种地庄稼汉的收入还低。

  我们都知道,相比起城市中小学在编的“国家教师”,乡村教师大多扎根于在编教师不愿去的大山深处乃至穷乡僻壤,尽管他们也是教师,也是站在黑板前三尺讲台为学生传授知识,甚至很多时候他们既是老师又是“保姆”,甚至还肩负起很多“留守儿童”的“爸爸妈妈”,条件的艰苦和付出的劳动,都远远超过城市的在编教师,但他们每月获得的薪水却只有城市在编教师的几分之一,他们之所以能够坚守,其实早已超越了职业薪水范畴,完全就是出于对农家子弟的“心疼”和对农村落后地区教育的那份热情与执着。也正因为他们少有抱怨默默耕耘,社会公众对他们的涨薪,不仅“最无争议”,甚至还期待已久,涨的多多益善。

  很显然,国家这次针对乡村教师的涨薪,既是对330万乡村教师劳动价值的尊重和为农村教育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一种肯定,同时也是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在收入公平上求得最大“公约数”,在对乡村教师“加薪”的同时,对于收入大于付出又饱受公众诟病的央企员工予以“降薪”,更能看出,促进社会收入分配公平改革,将是国家下一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经济与民生改革的重点和途径,甚至可以视为今后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思路与基调。

  我们国家收入分配制度的最基本原则是“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观念的多元,在加上行业体制不同和“历史遗留”等因素,这一最基本的分配原则早已“面目全非”,不但收入分配问题越来越突出,造成收入差距过大衍生诸多不公平,也使得“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越来越模糊,甚至对社会价值观产生误导,乡村教师“最无争议的涨薪”和部分央企全员“最无争议的降薪”,所反映的正是我们现实社会收入分配的一种不正常生态,无争议的“涨薪”“降薪”背后,其实更充满着公众对收入分配公平的民生期待,而此次对乡村教师普遍涨薪,恰恰折射出国家改革收入分配的大趋势,即回归按劳分配、确保收入分配相对公平的制度本位,这同样值得包括环卫工在内等“不正常”低收入群体的翘首期待。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