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职工点题-正文
人才与“帽子”不能本末倒置
陈怡如
//www.auribault.com 2016-03-31 来源: 中工网—《河南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省、区、市纷纷推出各种人才计划,在吸引、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帽子”过多过乱,其引发的负面效应也日益凸显。(3月28日《人民日报》)

  各类人才称号,本来是用来鼓励人才发挥作用的,但在当前“帽子乱飞”的现状下,反而导致了一些人才坐不住、留不下。

  货币发行多了,会导致通货膨胀;人才评选搞得多了,也会导致“帽子贬值”。目前,全国各级各类的创新人才计划有近百个,导致学术界各类“帽子”齐飞。这些人才计划种类繁多、涉及面广,主管部门各异、评选层级不同,因而范围重叠严重。你是这个计划的学者,我是那个计划的专家,本来用来表彰成果、鼓励创新的“帽子”,成了一场排排坐、分果果的盛宴。各类人才计划如同做蛋糕,尽管用了同样多的鸡蛋和牛奶,蛋糕却越做越大,营养成分也就越来越稀;参与人才计划者越来越多,涉及范围越来越广,影响力与权威性却一天不如一天。

  “帽子”有戴有脱应当是常态,当前各类人才计划却入口打开、出口紧闭。很多人才头衔往往是一戴终生,也导致了很多人评选前奋发向上、评选后不再作为。各类头衔除了作为学术肯定以外,还成为学术评价的一部分,并且与科研资源挂上了钩。“一帽终生”造成了科学界的“三六九等”,一旦得到某些头衔,就有了占资源、拿项目、用资金的资本,资历浅、头衔少的年轻人做项目的难度大大增加。这种老资格吃遍天、年轻人上位难的现象,不利于正常科研的开展。

  “帽子”越来越多,导致了科研人员对各类头衔看得越来越重,“为帽而争”的竞争越演越烈,甚至滋生了一些拼关系、走后门的坏毛病。有些人水平不够,又想要头衔,所以另辟蹊径,走后门、找关系、拼导师、批条子,把学术界弄得乌烟瘴气,特别是一些地方层面的人才计划,管理不规范、头衔又听起来很能唬人,给这些人提供了便利。还有一些人,评上头衔后“挟帽子以令单位”,把自己的头衔当作与单位谈判的筹码,甚至戴着“帽子”被其他地方挖墙脚,导致人才“转会”一度盛行。

  头衔是对人才的肯定,而不应成为从事科研的目标。改变“帽子满天飞”的乱象,营造清朗的学术生态,既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牵头整合评选资源,也需要科研工作者淡泊虚名,更需要社会各界共同营造监督氛围。当前,国家高度重视人才的发展,在资金、政策等方面提供了极好的条件,相关部门、广大人才也要正确处理人才与“帽子”的关系,切不可因人才与“帽子”的本末倒置,错过学术发展的黄金时期。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