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是训练出来的吗?-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工媒聚焦

微笑是训练出来的吗?

一刀
2019-09-05 14:01:19  来源: 劳动午报

  日前,某高速收费员“假笑”走红网络,引起热议。有记者就此采访发现,微笑服务已成为服务类行业用工“标配”,而且要求越来越高。为使微笑“达标”,有的企业还通过“咬筷子”练习的办法,“矫正”那些不会笑、不爱笑的员工改变自己,养成随时微笑的习惯……

  微笑服务是为了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受,其亲和力不言而喻。问题是,真实、自然的微笑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而用训练的办法培养的“职业微笑”却往往是人为地“挤出来”的,其效果与发自内心的微笑肯定不是一回事。许多人都曾有这样的体验——一脚踏入店堂,店内员工就会“笑容灿烂”地齐声高唱“欢迎光临!”礼貌倒是礼貌,却总是给人“例行公事”的感觉,远不如某位服务员悄声、周到的热情服务来得自然、亲切。

  自然的微笑是与人为善的表示。服务工作中的微笑,首先应该是服务员自身修养、素质的体现,其次是出于对自己工作性质的理解。如果仅仅把它视作职业需要,甚至不得不笑,那就未免太牵强,甚至令人痛苦了。有服务员反映,“按照要求微笑,一天下来脸都是僵硬的”,恰恰是“不情愿”的结果。

  由此说到爱岗敬业话题。做服务员是不是自己的选择?是不是适合自己的工作?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工作中的微笑就比较容易发自内心,也不必训练。如果觉得“不情愿”,是不得不“伺候人”,那么,即使再严格的训练,也不可能产生真实的微笑。

  微笑服务能够成立的另一面是顾客对服务员的尊重。花钱买服务,看似一种交易,实则也是社会交往。你花钱并不等于你高人一等,对方为你服务也绝不等于低人一头。客人尊重服务员的劳动,服务员自然会报以发自内心的微笑。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 一位法官离世后,19本日记被曝光,震撼所有人!

    他就是“全国模范法官”、“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李庆军同志。他生前的19本日记开始在网络上流传,这时人们才发现,原来他有这么多的“秘密”。

  • 【人民健康70年】庄仕华:走遍全疆 只为百姓健康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8月19日上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在人民大会堂共同举办了2019年中国医师节先进典型报告会。

  • 平凡法官的5个英雄瞬间

    对于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很多干警来说,立案二庭原副庭长李庆军真的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同事。没有荣誉加持,没有著作等身,平素也甚少与同事有工作之外的交集,甚至身患尿毒症也因为怕麻烦同事而刻意隐瞒四年。

  • 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翻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奋斗的红色画卷,有这样一位“把一切献给党”的兵工英雄。作为我国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兵工事业的开拓者,他的一生与共和国的枪炮制造史同行,他用生命践行了对党的铮铮誓言,书写了一曲催人泪下、激人奋进的时代赞歌。他就是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的吴运铎。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