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帽子”论英雄该休矣-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工媒聚焦

以“帽子”论英雄该休矣

张刃
2019-11-12 15:06:42  来源: 中工网—《劳动午报》

  “帽子”、头衔不应是人才评价的“标配”,真正的人才渴望以实绩论“英雄”。

  “人才”是如今的热词,到处都在论述人才的重要,用人单位都在寻求各种人才。那么,什么样的人算人才?百度一下,说法很多,其实大同小异。《现代汉语词典》对“人才”的定义为“德才兼备的人,有一定特长的人”。这算不算标准姑且不论,至少有一点很明了:这个定义没有具体化的含义,譬如学历、职称等限制。应该说比较客观、宽泛。但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用人单位把握人才标准却都是看学历,看职称,或者其他什么称号。这样做看似公正,却往往使没有这些“硬件”的人才被忽视埋没。

  现在,这种状况有望改变了。日前,山东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破除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人才评价机制,为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创新多元评价方式上,《意见》专门强调,避免简单通过“帽子”头衔评价人才。

  这里的“帽子”、头衔所指,无非是学历、职称或各种称号之类。似乎有了这些,才能与人才沾边,其实不然。现实中,多少有学历、有职称、有各种称号者工作业绩平平,甚至名不副实?又有多少无学历、无职称、无称号者攻克了专业、技术难题,做出了重大贡献?不用引述资料,自己的身边就可以找到例证。因此,《意见》提出,破除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人才评价机制,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评价人才唯学历、唯职称,在某些人的思想观念中形成了模式,体现在评价机制中就是固守“硬杠杠”,没有学历,连职称评定都很困难,“破格”都是例外,遑论被认定为人才?打破这种障碍,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特别是那些握有人才评价权者的思想观念。认可唯才是举,才能改变评价机制。我们理解,评价机制的科学化即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社会化即改变评价“垄断”,独家裁定;市场化即按市场规律优胜劣汰,认定人才。

  对于一线工人而言,这个《意见》有两点值得关注。

  一是实行分类评价,要根据不同职业、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人才的特点和职责,科学设置评价标准。一线职工只是统称,上述不同才是实际存在。承认不同特点、不同职责,才有可能科学设置评价标准,实事求是地认定不同的人才。而作不同的区分,则需要把评价权限下放给不同的用人单位,由用人者评价、认定自己需要的人才。这样做,用人单位和被评价者都有积极性,产生的实际效果也可望最佳。

  二是大力推行代表性成果制度,注重代表性成果的质量、影响,合理设置使用论文论著、影响因子等评价指标。这里抛开论文论著不说,何谓“代表性成果”?就是指在本职工作中的实际贡献。成果质量高、影响大,贡献者当然可以被认定为人才。这样的评价设置,自然也是科学的、合理的,为人才脱颖而出并且继续努力创造了条件。

  “帽子”、头衔不应是人才评价的“标配”,真正的人才渴望以实绩论“英雄”。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警惕收回“补助费”暗含的执法思维

    一个在执法过程中也许无法避免的“小插曲”演变成一个大范围的舆情事件,其教训是深刻的。期待当时警方在平息舆情的同时,应好好反思一下自身是否存在偏离法治理念的执法思维,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警惕并消除之。

  • 中工时评:这个记者节,我们想说的是……

    今天是第二十个记者节。我们向全国数十万新闻同行,也向我们自己,致以节日的祝贺!

  • 中工时评:越办越好的进博会是一个绝佳的窗口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对外开放是新时代的鲜明特征,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发展光明前景的重要一环。

  • 中工时评:进博会:开放的中国,共赢的世界

    11月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正式开幕。在全球贸易形势紧张的背景下,中国通过举办进博会延揽五洲宾客,汇聚四方佳品。纷至沓来,熙熙攘攘,体现的不仅有中国坚持开放的决心和信心,也有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成果的责任心。

人物

  • 致敬最美逆行者

    脱下了“橄榄绿”他们是人们眼中的逆行者也是人们心中的“蓝朋友”他们是——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也是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组建一周年的日子一起致敬最美逆行者!

  • 榜样是“看得见的精神风貌”

    时代进步需要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来引领,社会发展需要先进典型的榜样力量来推动。

  • 【地评线】重残之躯,以何书写极限人生?

    1933年7月,朱彦夫出生在山东沂源县张家泉村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1947年沂源解放后,年仅14岁的朱彦夫,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毅然报名参加了解放军,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等上百次战斗,负伤10多处仍冲锋在前,舍生忘死,3次荣立战功。1950年奔赴抗美援朝战场,在激烈的战斗中身负重伤昏迷93天,经历47次手术,失去了左眼,丢掉了手脚。

  • 经营失败被称“老赖”冤吗

    北京锤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及罗永浩被法院限制消费,通俗地说就是成了“老赖”。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