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今年高温津贴再落空-中工评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评论

工媒聚焦

别让今年高温津贴再落空

杨玉龙
2020-06-01 13:55:00  来源: 东方网

  进入夏季,全国多地迎来高温,你的工资或将多一笔钱——高温津贴。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28省份公布了高温津贴标准。这28个省份中,高温津贴分为按月、按天和按小时发放三类。(5月31日中新经纬客户端)

  高温津贴是每年夏季绕不开的一个话题。高温津贴是高温下劳动者的法定权利。根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而且,各地也不乏相关规定以保障劳动者的高温权利。

  不过,高温津贴即便有法规保障,且各地也是年年下发通知,但从现实来看,高温津贴落之于空的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去年夏季,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就发现,一些行业和企业发放高温津贴仍不到位,有劳动者反映“听说过、没拿过”,甚至有的用人单位“花式克扣”,这些无疑会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保障高温津贴不落空亟待引起重视。一则,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亟待加码。高温津贴作为劳动报酬的组成部分,用工单位不发或者在发放上打折扣,均是违规行为,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可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定依法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责令加付赔偿金。所以,对于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须认真履职,既要加强防范又须加大执法力度。

  二则,各级工会组织当负起责任。《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工会组织依法对用人单位的高温作业、高温天气劳动保护措施实行监督。发现违法行为,工会组织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用人单位应当及时改正。用人单位拒不改正的,工会组织应当提请有关部门依法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监督。于此,各级工会组织理应担当起“娘家人”的角色。

  三则,需要用工单位增强守法自觉。高温津贴适用于存在高温作业及在高温天气期间安排劳动者作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对于相关用工单位,理应正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要知道,实打实落实好高温津贴不仅是对劳动者权益的尊重,更是人性化管理的表表现,小付出的背后赢得的是人心,更有利于事业的发展。

  最后,从劳动者角度来看,应注重维护自身权益。比如,把高温津贴计算在最低工资标准内,通过发放防暑降温物品替代高温津贴,不发或者打折扣发放高温津贴等等,这些行为都是法规不允许的,面对此,完全可以主张自己的权利,切莫为了脸面或者胆怯一忍了之,通过工会组织或者相关职能部门维权才是正途,这也有助于避免高温津贴落空。

编辑: 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通过中国两会感受危难之际的信心和希望

    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之际,中国两会的召开引发全球关注和热议。在外媒看来,非常时期的中国两会虽有其特殊之处,但传递的仍然是中国保稳定促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是在危难之际愿做“及时雨”的大国担当。

  • 中工时评:用大数据服务好农民工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王均金提交了一份提案关于建立全国农民工信息大数据平台的提案。在提案中,王均金援引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指出,去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已经达到2.9亿人,但每逢招工旺季依然出现“用工荒”,主要原因在于工厂和农民工之间信息不匹配。很多农民工依然依靠线下人才市场、包工头或者熟人介绍来找工作,而工厂往往也难以通过这种方式寻找到符合技能要求的工人,大大影响生产效率。

  • 中工时评:为职工“提素”持续贡献新“点子”

    5月24日,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提交大会书面发言《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 凝心聚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让学技术、当工人成为社会时尚,让搞培训、抓培养成为企业自觉,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协同的技能供给体系。”

  • 中工时评:首先要凝心聚力做好这道“常规题”和“加试题”

    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延期的2020年全国两会,于今天拉开大幕。在此之前,人民网、新华网分别进行了全国两会热词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包括就业在内的民生话题,依然是不变的一道道“必答题”和“常规题”,但就业这道“常规题”在疫情影响下,却有着“加试题”的意味,其影响较以前更大、更紧迫。

人物

  • 中国人的故事|人大代表王耕捷:山水不挡追梦铁路人

    云南铁路已从昔日全国路网的“边陲末梢”转变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铁路枢纽。见证这样历史性的变化,我很骄傲!

  • “复读改应届”的艺人,有关部门不妨去查查

    自从有了微博热搜,有的艺人是求之不得,而有的艺人是避之不及。近日,《声入人心》第一季出道选手仝某因为一场直播,猝不及防就“火”了,不仅登上热搜,还引发了非常大的争议。他在直播中与粉丝聊起高考话题时,自曝当年自己心仪的一所大学不招“往届生”,于是他便通过一些方法,把自己变成了“应届生”。

  • 【你有多美】中国抗疫专家组为津巴布韦留下“拯救生命的礼物”

    中津两国友谊源远流长,今年是两国建交40周年的重要年份。为帮助津巴布韦更好地应对疫情,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组建、湖南省卫生健康委选派的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于5月11日来到这个南部非洲国家过去两周里,这支“中国军团”里的12位专家驱车上千公里,与当地医护人员分享抗疫经验,向当地医疗机构提供防疫建议并捐赠医疗物资。

  •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航天“新生代”展现奔涌的青春能量

    五月的哈尔滨,丁香竞放。不久前,以紫丁香命名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微纳卫星团队,荣获第24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一个国家的进步,刻印着青年的足迹;一个民族的未来,寄望于青春的力量。成立于2012年的紫丁香学生微纳卫星团队,以卫星技术研究所为依托会集了100多位来自航空宇航与科学技术、力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工程、机械工程等不同学科的追梦青年,他们胸怀理想、勇于追求、协同创新、集智攻关,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生代”接力者,他们向梦而行的执著身影展现着奔涌的青春力量,让人欣慰、令人鼓舞。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