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原创评论-正文
真人秀,你得有个度
高路
//www.auribault.com 2016-04-07 来源: 中工网—《河南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几个男孩打扮成韩星的模样招摇过市,结果引来一大群粉丝哭着喊着要跟明星们合影。

  这个10万加的故事用来证明一群头脑简单的追星族、脑残粉似乎再合适不过了。这肯定能说明一些问题,比如该不该追星,但也就仅此而已。人家为几个假货蜂拥而来,一个原因是想看到明星,但更重要的还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一些人是以为真的来了什么明星,一些人则以为出了什么事。跟风的心态有,追星也是事实,但脑残则未必。一群打扮怪异的人出现在街头,被围观几乎是必然。

  还有一段视频点击率颇高:网友在街头实验绑架小孩,测试路人反应。每次先由男童自己逛街,随后有人戴着口罩出现,用毛巾掩住男童的口鼻,接着抱走男童。结果,路人不是眼睁睁目送两人,就是假装看不到,始终没有人挺身而出。在片尾中,作者煞有介事地教训起大家:每个小孩都有可能成为下个受害者,呼吁大家遇到同样事件时,要采取正确行动。

  如他们所愿,路人甲们都表现出了“冷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一面。可中国人有那么冷漠吗?也许有也许没有,但这样的结论肯定无法通过仅仅9次测试来实现,用9个样本就想打翻一船人,本身也不具有多少说服力。何况在彼时彼刻,面对一个突然发生的事情,作为陌生人一时反应不过来是很正常的事。更重要的是,骗子们若真想拐卖孩子,大概不会傻到众目睽睽之下又是用毛巾捂嘴巴又是生拉硬扯的。也就是说,在他们无动于衷的背后可能是冷漠,但更可能的是对事情本身的质疑,而不是对救不救人的犹豫。

  类似的真人秀都有一个共同点,通过一种表演来达到测试公众的目的。两个真人秀也都有一个共同的破绽,虚构的情节。因为是虚构的,就容易失真。自己以为是这样的,其实是那样的,同一种行为可能背后有很多原因,但在他们眼里只有一种解释。一看符合自己的预期,也不问原因,急急忙忙就向社会推销。

  他们犯的另一个错误则是,持有色眼镜看待社会问题、喜欢犯搞有罪推定的老毛病:以偏概全,只及一点不问其余。问题是,社会如此复杂,你怎么可能通过一个简单测试得出一个普遍适用的结论?当你看到一小群人歇斯底里式的盲从追星时,更要看到更多的人正冷眼旁观;当你煞费苦心地在街头上演一幕苦肉计的时候,说不定人家已经把报警电话打爆了。

  再逼真的真人秀终究还是“秀”,它模拟不了现实,也无法替代现实作回答。相反,这样的真人秀很容易误导社会,用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个案捆绑,形成一种心理暗示,将普通民众往歧路上引。更恶劣的是,类似的测试会破坏社会互信机制——那样的话,人们又该怎么来区分真与假,欺骗与信任?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