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原创评论-正文
治理天价宰客要法治还要德治
辛望
//www.auribault.com 2016-04-13 来源: 中工网—《劳动午报》
分享到: 更多

  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的建设,仅仅靠严肃的惩罚是不够的,还必须提升社会的道德风尚。国内消费者在海外爆买“中国造”,说明国内的消费环境远远不能让自己人放心满意。天价宰客事件频发,说明法治疏漏甚多,而国人对国内消费普遍心存疑虑,则说明德治非常薄弱。在强化法治的同时,促使善良、朴实、厚道、精工细作等传统美德回归人心,也同样急迫。

  4月7日,有网友发布微博称,6日下午,两名日本学生去上海豫园景区游玩时遭遇“茶托”,被带到金陵东路的豫园一家茶馆喝茶。“结账时被告知茶费是48元一口。共消费2100多元,二人的现金1000多元全部被强行掏空”。黄浦区官方也已发消息称,已对涉事茶馆立案查处。一旦查实违法事实,将依法从严处罚。(《新京报》报道)

  近年来,“天价宰客事件”不断上演,刺激着公众的神经和眼球,如368元一盘的“天价豆腐”,一秒一块钱的“天价骑马”,100元一碗的砂锅白粥,8.8元一颗的杏干,38元一只天价虾,398元一斤天价鱼,894元的天价蘑菇炖鸡等等。这些不法商家虽然最终都受到了法律的惩处,但仍然难以消弭公众对“天价宰客”的担忧。

  “天价宰客”就是恶性宰客,不但违反了法律,而且违反了社会的规矩与习俗。

  分析所有的恶性宰客行为的背后,都可以看出一个共同规律——老板都是有备而来的,事先精心设下“陷阱”,而后专门等“猎物”落网。这就说明,仅靠顾客小心谨慎是不够的,即使长着孙大圣的火眼金睛,行走江湖也难免被宰。

  换句话说,如果将买卖双方变成了一种博弈关系,不管法律规定得多么详尽完备,顾客总是难以防范意外状况,这就需要道德出手发挥防护作用。以饮食为例,如果仅仅满足不吃死人或者应付卫生局检查,是很难做出放心食品来的,做餐饮行业的人,还确实需要一点良心意识、道德标准。只有“良心做饭”加上“合法经营”,才能做出让顾客放心满意的伙食来。

  让人欣慰的是,不管是上海“天价茶”还是青岛“天价虾”,这些恶性宰客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行动还是比较快的,对相关违法店家的处罚也是相当重的,基本上都罚得店老板“吐血”。有关部门也明确对社会做出了承诺,对恶性宰客事件“零容忍”。这些严格的执法行为,虽然大部分是媒体曝光之后架不住舆论压力做出的,但这种严肃的表态还是值得肯定,这实际上代表了中国政府依法治理市场经济的坚定决心。

  必须要补充的是,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的建设,仅仅靠严肃的惩罚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提升社会的道德风尚。近年来中国游客在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甚至欧美“爆买”的新闻不绝于耳,其中的不少商品其实就是中国大陆生产的,但“中国造”为什么非要到境外去买?一个重要原因是顾客们觉得买得很放心,在那边的消费很舒心。中国人在海外爆买中国货的现象,这正是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良好道德风尚对于促进消费的重要性。看来建设一个发达的消费社会,必须有法治,也必须有德治,两手都要硬,缺一不可。

  当前,“天价宰客”事件仍然时有所闻,这表明政府对市场管控的能力还远远未臻于完善,监管的漏洞依然比比皆是。另一方面,消费者对国内消费环境还普遍存在疑虑,以至于不得不依靠“海淘”,这就说明国内商业道德建设水平远远不能让人满意,逾越良心和道德底线的商家仍然大有人在。在加快法治全覆盖的同时,让善良、诚信、感恩、友善、朴实以及工匠精神等传统美德重新回到人们心中,也是一件急迫的任务。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