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原创评论-正文
“泄密之疑”倒逼公考改革
木须虫
//www.auribault.com 2016-04-28 来源: 中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 更多

  据报道,日前,全国25省份举行了今年公务员招录的笔试,总报名人数达到409.5万。不过,近日江西一网友发帖指某考试资料与试题几乎一样。而安徽滁州也有网友曝出,在申论考试前,试卷已经拆封。江西省人社厅表示,正在对有关情况进行核实。安徽滁州方面则回应称,试卷包装问题或为运输途中所致,不存在人为拆封试卷漏题的情况。

  质疑公务员考试泄密,几乎每年都有,因为在自媒体时代,曝光几乎零成本,即便是夸大乃至虚构怀疑的现象几乎不会被追究责任。比如,今年江西公务员考试被指泄密,主要是因为一张图片和一则微博,核心的内容无非公考试题与考试外的试题存在相同之处。网络时代有图并不等于有真相,有帖也不等于有实情,曝光本身的真实性首先值得存疑。当然,公考涉社会公平公正,需要经得起质疑。尤其是省级联考,涉及的范围更广。调查的快速介入,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也是健全考试机制的题中之义。

  公考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然催生出了一条庞大的利益链条,如考试资料的编写、出版,公考培训等等。这些行当,无一例外以模拟试卷为核心,类似于高考强化应试训练,提高熟练程度和应试技巧。与此同时,还模拟公考命题的思路,制作了大量的试题,不断更新“题库”。更重要的是,公务员考试只有两门,即行测、申论,考试考察的内容相对固定,最终导致命题的程式化。

  当然,这种现象不排除“泄密”可能性。但是,在技术层面并不乏猜中的可能性。因为,申论命题通常关注时下的热点,而每个时段的热点往往可以枚举,并且相关话题的关联材料基本引用媒体公开的资料。与社会机构命题相比,考试命题无论是人力还是产量,都是不可比拟的,在命题思维、手段既定的情况下,发生“偶合”的概率会明显增大。这也是许多考生感觉到一些试题在做模拟试题时做过的一个重要原因。倘若,参与公考试卷命题的人员,参与了社会机构的模拟试题编写,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也会出现不是泄密的“泄密”效果。

  无疑,“泄密之疑”有两个维度可以考量。一是对公考保密、防作弊等考试机制漏洞的检验,穷近到每个环节。二是对考试技术本身漏洞的检验,既包括命题人员的甄选、利益的隔离,如命题者应与考试经济没有关联等等,又包括考试内容、方式的调整,如果这些东西一成不变,模式化、程序化以及规律僵化,“仿冒”的门槛只会越来越低。“泄密之疑”倒逼公考改革,内容更贴近公务员岗位实战所要具备的能力要素、知识结构等,而形式要更灵活,有更新、有创新,从技术上减少应试的依赖。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