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调查”成生意是讽刺也是提醒
吴左琼
//www.auribault.com
2016-05-26
来源: 中工网—《劳动午报》
分享到: | 更多 |
多达3成的简历存在造假情况,很多人都在“工作经历”这一项当中撒过谎……近年来,求职者在简历当中的一些“小动作”,逼得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不得不花钱、花力气去做员工的“背景调查”,甚至委托第三方机构像私人侦探一样去“侦查”对方的底细。(5月25日《北京晚报》)
正值毕业季,就业必然成为热门话题,而与就业息息相关的“简历造假”似乎早已成为公开的秘密,学生会干事摇身一变“学生干部”、共青团员“眨眼”成共产党员、短期培训幻化“名校毕业”……在众多学子中甚至流传这样一句话:“简历不作假,典型一大傻”,“掺水简历”比比皆是,引发了很多企业HR的吐槽。这种情形之下,“背景调查”已经成为一门生意,有专门的机构和从业人员,不得不说,“背景调查”是被逼出来的“智慧”。
据调查机构数据显示,求职者过往的工作经验虚构的比重比较大,究其原因,无非以下几点,首先,害怕实习经历、获奖情况过于简单,缺乏竞争力。其次,“就业难”的语境下,企业往往过分苛求求职者的工作经验,求全责备,设定一些超越岗位实际需求的用人条件,提高用人门槛,初出茅庐的毕业生想获得工作机会,往往迫于无奈,编写相对“光鲜”的经历。第三,是失信成本太低,全社会的诚信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即使有被发现的可能,其损失相较于造假的“机会成本”,很多人还是愿意为之孤注一掷。
学校在“传道授业”的同时,更应关注诚信教育,帮助学生把好“简历”关,探索建立学生电子档案,供用人单位参考。同时,也希望用人单位给初出茅庐的学生更多实践的机会,减少就业歧视!
编辑:周文
任小康:“粗放式成长”是儿童权利之殇2014-05-29 |
吐槽作文题年度欢乐宴2014-06-09 |
蒋维祥:有些“互助友爱”不可接受2014-06-24 |
伊 文:趴在别人背上“中枪”的对与错2014-06-24 |
时言平:“背上救灾”的官场丑态为何重演2014-06-24 |
被背干部免职到底冤不冤?2014-06-24 |
按自己的节奏打出一副好局2015-12-30 |
法院“卖法”岂能内部调查2016-01-26 |
出钱请人替课,拣了芝麻丢了西瓜2016-04-29 |
天价面试培训不该有市场2016-05-04 |
关于中工网|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