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年来,每年的6月份,全国都要开展颇有声势的“安全月”活动,上至党中央、国务院,下至各基层单位,都在强调“安全至上”理念。实事求是地讲,在安全生产中,基层单位的“红线意识”在逐年加强,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投入也在提高。但是,在安全生产形势有所好转的同时,我们还是隔三差五地耳闻目睹到一些“意外”事故,这些事故给人的感觉好像是“防不胜防”,大有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意味。
“淹死的都是会水的”这句俗语和《庄子》里说的“善水者溺于水”是同一个道理。因为自认为安全设施是完备的,加上自认为懂安全或在工地摸爬滚打多年都平安无事,结果呢,就出了“意外”,这“意外”的造成,根源还在当事者面对较好的外部安全环境,产生了“不会出事”的“安全错觉”。不久前,发生在福建泰宁的山体滑坡事故,之所以没能提前防范,就在于大家都觉得住在那里是安全的,如果意识到了在那个地方居住会有灭顶之灾,大家的安全防范意识是清晰的,这场地质灾害也就不会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那么大的损失。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另一种情况,就是在易出现事故的危险作业条件下,因为增强了安全防范意识,结果往往会化险为夷,比如高空带电作业,就极少出现安全事故;而有时候,一些自认为“懂电”的人换个灯泡,却遭到了电击。联系到建筑业的施工现场,我们投入的设备,进行的安全教育和检查,都是重点针对的事故多发区域、时段和对象,却很难保证对安全隐患的排查与防范做到了全覆盖,即便是全覆盖,也不能保证其安全管理质量也全部达标。由此,我们决不能让“安全错觉”迷惑了对安全事故的预警意识。
大量事实表明,安全生产管控是呈动态化的,既往的成就不代表现在,现在的成绩也不代表以后。有鉴于此,我们就要常态化地时刻保持清醒的安防意识,决不能让取得的成绩迷醉了自我,更不能以为安防设施和安全措施等做得“很到位”了,就以为万事大吉,从而产生“安全错觉”。
如何规避“安全错觉”呢?就是要有安全事故随时都可能出现的“临界意识”,对安全事故做到“如临大敌”,即使对安全事故的预防“硬件”投入到位,也不能有恃无恐,还要用辩证的观念,将上好的安全环境视为防范安全事故的一种客观局限,从而不单单依靠外部的条件去实施安全管控,还要用“不放心”的谨慎心态,时刻关注施工一线,用前线观察哨的敏锐,随时观察分析,防患于未然。
黑心代理,加价扒皮2014-01-09 |
吴学安:网络理财谨防潜在风险2014-03-05 |
黄春景:购房“零首付”违背政策风险不小2014-05-21 |
高考“陷”路2014-05-26 |
徐 清:信息泄露只能在“常态”怪圈中徘徊?2014-06-25 |
职工之声:谨防职工“情绪中暑”2014-07-03 |
职工之声:谨防职工“情绪中暑”2014-07-03 |
郑州晚报:对食品添加剂的不信任并非源自“...2014-07-03 |
乔志峰:“女学生下火车就被骗”更该反思什么2015-07-23 |
“双11”网购,买买买谨防骗骗骗!2015-11-10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