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江苏省常州市朝阳中学校长殷涛拒绝为成绩优异的女儿小升初择“名校”,而是让女儿进入了自己所在的外来工孩子占了大多数的朝阳中学,这也让他承受了来自身边人的不少压力,甚至有人认为他是在作秀。最近,殷涛的文章《校长的孩子都去择校了,谁会相信我的教育理想》又让他成为“网红”。(《现代快报》9月19日)
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今天,为避免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择校成了家长关心的头等大事。即使是教育工作者,受“全民择校”风潮裹挟,也不能免俗,纷纷利用手头的关系和职权为子女择校。我的一位大学同学是一所小学的校长,按就近入学原则,他的女儿本该读他所在的学校。然而,他却为孩子择了一所名校。他这样做也是“不想拿孩子的前途开玩笑”。
“不想拿孩子的前途开玩笑”的校长并不少见,而且越来越“合情合理”。校长拒绝为孩子择校,则被认为是另类,甚至引发轰动。虽然校长也是家长,是家长就有对孩子能否接受更好教育的焦虑。不过,不少地方提出严控择校,甚至要实现“零择校”目标,校长当然应该以身作则。
如果校长热衷为孩子择校,对其他家长以及教职工就没有多少说服力。如果教育局局长也热衷为孩子择校,老百姓又如何相信教育行政部门会努力追求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让教育朝着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局长和校长号召家长们“理性选择,不要择校”,也就成了欺骗。
每到升学季,一些名校校长在来自四面八方的“条子”“招呼”和“关系”的夹击下,不得不东躲西藏,恨不得人间蒸发。要严控择校与其逃避,先让自己的子女、亲属的子女不择校,拒绝“条子”才更有底气,才能更有力地劝导其他家长不择校。殷涛领导的学校并不是名校,但当一些家长得知校长女儿也在此上学,就决定不择校了。正如殷涛所问:校长的孩子都去择校了,谁会相信他们的教育理想?
教育工作者不为子女择校,并非拿其当“小白鼠”。孩子未来能否成材,和家庭教育以及孩子自身努力有着更密切的关系。让子女上普通学校,还有助于孩子养成一颗平常心。
科教时评:打掉“择校黄牛”须斩断利益链2014-04-18 |
杨于泽:为就近入学创造更公平的资源环境2015-04-02 |
多校划片的意义不应被低估2016-02-29 |
划片不搞“一刀切”是务实之举2016-03-23 |
让教育公平实现得更彻底2016-04-12 |
实现教育均衡从校长不择校做起2016-09-20 |
不给孩子择校的校长不该成为网红2016-09-20 |
校长拒为女儿择名校应多点理想认同2016-09-21 |
“校长子女不择校”何以成新闻2016-09-22 |
教育工作者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主体2016-09-2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