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原创评论-正文
实现教育均衡从校长不择校做起
何勇海
//www.auribault.com 2016-09-21 来源: 中工网—《河南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江苏省常州市朝阳中学校长殷涛拒绝为成绩优异的女儿小升初择“名校”,而是让女儿进入了自己所在的外来工孩子占了大多数的朝阳中学,这也让他承受了来自身边人的不少压力,甚至有人认为他是在作秀。最近,殷涛的文章《校长的孩子都去择校了,谁会相信我的教育理想》又让他成为“网红”。(《现代快报》9月19日)

  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今天,为避免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择校成了家长关心的头等大事。即使是教育工作者,受“全民择校”风潮裹挟,也不能免俗,纷纷利用手头的关系和职权为子女择校。我的一位大学同学是一所小学的校长,按就近入学原则,他的女儿本该读他所在的学校。然而,他却为孩子择了一所名校。他这样做也是“不想拿孩子的前途开玩笑”。

  “不想拿孩子的前途开玩笑”的校长并不少见,而且越来越“合情合理”。校长拒绝为孩子择校,则被认为是另类,甚至引发轰动。虽然校长也是家长,是家长就有对孩子能否接受更好教育的焦虑。不过,不少地方提出严控择校,甚至要实现“零择校”目标,校长当然应该以身作则。

  如果校长热衷为孩子择校,对其他家长以及教职工就没有多少说服力。如果教育局局长也热衷为孩子择校,老百姓又如何相信教育行政部门会努力追求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让教育朝着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局长和校长号召家长们“理性选择,不要择校”,也就成了欺骗。

  每到升学季,一些名校校长在来自四面八方的“条子”“招呼”和“关系”的夹击下,不得不东躲西藏,恨不得人间蒸发。要严控择校与其逃避,先让自己的子女、亲属的子女不择校,拒绝“条子”才更有底气,才能更有力地劝导其他家长不择校。殷涛领导的学校并不是名校,但当一些家长得知校长女儿也在此上学,就决定不择校了。正如殷涛所问:校长的孩子都去择校了,谁会相信他们的教育理想?

  教育工作者不为子女择校,并非拿其当“小白鼠”。孩子未来能否成材,和家庭教育以及孩子自身努力有着更密切的关系。让子女上普通学校,还有助于孩子养成一颗平常心。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