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2016年8月,为加强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信息服务管理,国家网信办发布了《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建立健全用户信息安全保护机制”“不得开启与服务无关的功能”等条款均明文写在《规定》中,但用户被手机应用程序侵权的现象依然屡有发生,背后原因究竟是什么?(5月24日《人民日报》)
手机APP存在的诸多乱象,暴露甚至出卖用户个人信息,甚至直接诈骗用户,或是通过APP来要挟用户,让用户接受不平等条款,直接侵犯用户权益。本来能方便用户生活的手机APP,却存在许多的消费陷阱,把消费者一个个套牢,消费者权益受到严重侵犯。据统计,2016年中国境内活跃的智能手机达23.3亿部,较2015年增长106%,国内完全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利用手机APP达到不法目的的不法分子,每个智能手机用户都可能是他们的潜在受害者。这背后可能发生及已经发生的侵权等犯罪行为可想而知会有多严重。针对于此,相关部门不能漠视不管。
其实对于手机用户权益,《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都有相应保护,可见针对这些违法违规行为,并不缺乏法律规制。但徒法不足以自行,行政法规缺乏的是惩罚措施,缺乏的是执行力度。法律没能从纸上走出落地,导致手机用户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导致不法分子利用手机APP肆意妄为。
要能激活行政法规,需要制订行之有效的惩罚措施,还需要行业主管部门加强监管,实行源头治理。最为重要的是,要能增加不法分子的违法成本,让他们得不偿失。手机APP的霸道,折射的是法律与监管部门的疲弱。不管是任何领域,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监管,都可能出现混乱失序的局面。需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筑牢防火墙,斩断不法分子伸向手机用户权益的黑手。只有让法律硬起来,才能打掉APP的霸道,让APP回归服务手机用户的属性。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