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牛 瑾:保护传统村落要跨几道坎
//www.auribault.com2015-07-22来源: 经济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日,相关机构的一组调查数据引发社会关注。2000年至2010年的10年间,我国消失了90万个传统村落。我国1300多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绝大多数都在这些村落里。可以说,抢救传统村落就是和时间赛跑。在这场比赛中,还有几道坎必须跨过。

  首先,跨资金坎。目前,中央财政为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每个村拨付的补贴资金是平均300万元,不少省份也通过财政补助加强传统村落保护。有了钱,就要用在刀刃上。为此,必须建立专款专用的监管机制,将补贴资金全数用在与传统建筑和历史遗迹保护性修缮有关的建设当中,防止资金被截留;必须保证资金去向公开透明,敢于晒出账本,接受社会监督。还应探索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用好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

  其次,跨产权坎。传统村落中的古民居属于被保护对象,但这些民居大多数还是集体土地上的房产,按照目前的法律规定,其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只能在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间流转,为民间资本介入保护带来了阻力。这就亟需探索符合法律规定的产权转移方式,让传统村落、古民居保护能吸引更多资金参与。

  再次,跨开发与保护平衡坎。有关专家表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应该是活态保护,要保护居民原有的生产生活场所和方式。这意味着,一些传统村落的开发不能是村民整体或多数迁出后的开发,不能是一刀切地将沿街民居变为商铺的开发。一个村应有一个村的面貌,相关部门应在商业开发上把握好度,不硬造、扭曲文化遗产,因为文化保护才是古村落保护的重要内涵。

  当然,被纳入国家名录的传统村落要保护,没有被纳入其中的也要保护。不同地区的传统村落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特点,各地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认真做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