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杨于泽:在课堂重新认识劳动的意义
//www.auribault.com2015-08-04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教育部等部门近日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用3-5年时间,推动我国中小学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氛围,改变一些学生不会劳动、轻视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状。

  现在教育部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其实是恢复我国以前重视劳动教育的传统。我国的教育方针,一贯强调“德、智、体、美、劳”,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但在这五个维度中,劳动教育相对是最为薄弱的。劳动,以身体力行的方式获取知识,几乎是人类文明起源发展的最主要手段,但在今天已成为最受忽视的教育,这个现象必须要反思。

  某种意义上,今天的教育把一些现代性的思维误区发展到极致。身体强健,以及道德、审美、情操等智性发展,一旦进入教育的步骤,无不例外地成为低于书本知识的可选项,老师们用智力演算的方式帮助学生们建立精神世界,一切都习以为常,但实在是很奇怪。

  劳动不能简单理解为洗衣、做饭、打扫卫生,体现为教育,它是知识的躬身修行;体现于社会生产,它是创造真实价值的手段。劳动,用更多的词汇描述它,可以是务实、做事、操作、实践,这几乎是用人的全部感官去认知和学习。劳动教育的意义,贵在让学生用身体丈量物理和心灵的世界,一句耳熟能详的话也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需要反思的不仅是教育。从社会认识深处来讲,劳动的忽视甚至轻贱,并不罕见,而且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注重科技文明,却将劳动和智力切割,劳动简单化为体力活,社会地位低下;另一方面,过多地追求“高附加值”,其实很多时候成为变相的投机取巧,人们从拙劣的市场理论中学会了营销、包装、打造,创造真实价值的人反而没有得到充分认可。

  人们观念中没有了劳动,“劳动”的说法甚至就有了土气。把劳动与体力、脏活、收入低挂钩,是一些人的本能理解。劳动变得与智力不沾边,劳动者没有了技能要求,失去了社会晋升的空间。智力需要很多时候反成了泡沫,理论不去实验,学术不接地气,毫无社会经验的人纵论寰宇,几乎成为社会常见现象。劳动与智力的切割,使得素质教育往往变成了操场上的考试,使得技能编入了课本,变成了“学问”,学生的身体继续躺在了书本中。

  我们必须承认,在中小学恢复劳动教育,首先还是要让青少年懂得,幸福生活建基于辛勤劳动之上。我们已经熟知,很多国家的国民教育注重实践能力,一个人修身立德所需要的一切,已经从学校里展开了训练,国民素养由此萌芽。古人讲:“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士大夫讲的话,劳动的价值是知识分子做的代言。劳动并非一味地艰辛,它是人与世界的充分接触,我们不能把世界只装在脑袋上,也要装在身体里,由此而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我们的劳动课,不仅要致力于观念培育,而且重在教人们如何从劳动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培育一种现代“新生活”方式,推向社会。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