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把利益机制直接引入道德建设,是把“经济理性”、“经济人假设”等当成圣典,把道德变成一种可通过利益购买到的东西
江苏阜宁县出台《褒奖“好人”实施办法》,新人耳目,也令人侧目。
媒体说,根据这个办法,已有256人获颁“好人证”。这真的是一种证件,持有者可以享受优厚待遇,党政76个部门都有具体措施。待遇包括免费乘公交、免费游景区、免费用电15度、燃气费半价,创业获50万元以内创业担保贷款,购房有2%优惠,还有年底慰问金,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好人”有名额分配。据说,这是在打造“道德高地”。
做有道德的人,谁说不是好事呢?提倡讲道德,谁说不应该呢?一个地方要打造“道德高地”,谁说不正当呢?然而,所谓道德,一旦与利益直接挂钩,那么道德还是不是道德,道德会不会变成道德表演,就会成为问题。习惯了用报酬来刺激道德,一旦没有报酬,是不是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不道德?一个人如果不想获得这些报酬,是不是就可以心安理得地不讲道德?
道德是每个人的实践,重在个人的内在自觉,利益计算既非道德的出发点,也不是道德的落脚点。把利益机制直接引入道德建设,是把“经济理性”、“经济人假设”等当成圣典,把道德变成一种可通过利益购买到的东西。
提倡做好人,没有问题。让好人有好报,没有问题。但做好人并非为好报,做好人能得到怎样的好报、得到多少好报,更不应在事先可筹划的范围之内。这才是一个人去做“好人”的可贵之处。如果做好人可以获得怎样的回报是可预期的,就难以避免人们为了可期的利益而行动,这就使做好人变成了一种经营行为。
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产生各有规则,“代表性”是需要讲究的。理想的情况是,选举在先,代表构成分析在后。现实的情况,代表构成常是先行确定,于是大学以上多少、企业家多少、妇女多少都有定数,这不可谓正常;给好人分配代表委员数量,跟向大老板分配代表委员一样,不可谓合理的行为。
汉代举孝廉,谁孝谁获益,越孝越获益,有人向乐安太守推荐孝子赵宣,其事迹为守孝二十年,远比一般人守孝三年长,守孝间须禁止夫妻生活,但赵孝子守孝期间生了五个子女。一个叫许武的人被举孝廉当了官,想让两个弟弟也成为廉士,分割财产时尽收好田好宅强壮奴婢,两个弟弟就因“克让”而获选。单纯以利诱让人做好人,是有历史教训的。
太原晚报:不能让善良总是担惊受怕 2009-12-11 |
太原晚报:不能让善良总是担惊受怕 2009-12-11 |
佟 彤:赡养抵扣个税是向善建议 2012-06-20 |
王旭东:莫让见义勇为的正能量“溺水身亡” 2012-07-06 |
盛 会:让“好人有好报”成为现实 2013-04-10 |
周东飞:九成医生受贿仅道德谴责没用 2013-07-26 |
广州日报:见义勇为英雄就该提拔重用 2010-04-26 |
扬子晚报:只有教育尊严存在批评权才不是空... 2009-08-25 |
人民日报:将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经济发展社会... 2014-01-18 |
扬子晚报:只有教育尊严存在批评权才不是空... 2009-08-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