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又有45所高校要改名了,根据教育部的公示,改名是审批设置2015年中东部地区本科学校,同时审批部分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民办本科学校。
这些年,高校兴起了更名潮,这本来是高校合并设置、升级发展和多样化办学的一个附带现象,但人们对这一现象的议论,甚至超过了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关注。其实更多的是非议,名字越大越洋,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质量却似乎越来越不满意,对这些唬人名字背后的具体办学教学等情况却知之甚少。
名字本身并不是问题,高校更名的原因也很复杂,并非一味追求噱头,方便招生。比如早期一批工科院校的更名,就是对当年不甚合理的院校设置的纠正,符合时代变化和发展需要。就算是为了贪一个更高大的名头,也算不得什么大问题。只要主管部门能通过,不涉及侵权等法律纠纷,叫什么名字应当是高校的自主权。国外不少著名高校,都有不止一次的更名经历,并且被写进了校史。
可以不必在乎人们对校名更改的嘲弄性评价,却不能无视这种评价背后的真实担忧。人们对更名不满,主要是担心有高校借更改校名投机取巧地自抬身价,用“高端”的校名误导考生和社会。这种现象的发生,更名是表面上显而易见的原因,然而,一个听起来像模像样的校名就能深刻影响人们对学校的整体判断,说明在更名的背后另有更大的问题。
目前,如果不是有相关经验的教育界人士,一般人对某所高等院校的教学和研究实力等情况并不容易掌握。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除了那些社会上有口皆碑的知名院校,考生往往对所要填报的高校和专业不甚明了,对不知名的外地院校甚至毫无概念,也缺乏可靠的途径获取学校的真实信息。
现在,社会上有许多针对高校的评估和排名,评价的体系和内容算不上全面,并且权威性和公正性往往引起高校的不满,有的甚至引起商业性的嫌疑,有的则成了高校间互掐的手段。
教育部对高校教学、科研等也有评估,但这些年也受到不少诟病,很多批评直接来自高等教育界。对社会来说,这些评估的透明度也不够。教育部和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的网站,很难查询到对一所高校全面评估评价的信息,网站本身的设计,提供的信息,都实在不能说可以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信息的需求。
显然,人们并不满意只从名字简单信息评价大学,做出选择。现在都讲数据化,我们有没有能力建立一个全面权威的大学评估体系?无论是教育部来做,还是社会机构来做,都应该是透明公正的,有助于大学教育质量提升,有助于人们在就学时做出更好选择,有助于社会对大学的了解评价。
大学是属于社会的,大学与社会的充分沟通,大学信息向社会的充分公开,让人们有能力评价大学、监督大学,是大学社会属性的应有体现,对教育主管部门和大学来说,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姜琳:“学历打假”还应公布“黑名单” 2010-07-23 |
梁江涛:支持南科大更需给予一部“外部法” 2011-06-01 |
名归未必实至 2013-05-23 |
李 清:公布洋大学“白名单”远远不够 2014-02-24 |
熊丙奇:高校更名的冲动从何而来 2015-03-03 |
胡印斌:县委书记为何会捧着“野鸡学历”招摇 2015-06-02 |
宋鹏伟:“好名字”能为大学加多少分? 2015-06-18 |
张贵峰:改名争执须用法律化解 2015-06-19 |
宋鹏伟:“好名字”能为大学加多少分? 2015-06-23 |
刘大山:整治“野鸡大学” 需釜底抽薪 2015-06-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