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29日下午17时,2016年国考公共科目笔试正式落幕。据统计,本次考试共有139.5万人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近93万人实际参加考试,超46万人“弃考”。考试当天全国共有近10万名监考、巡考和考务工作人员为考生提供考试服务。(11月30日中新网)
国考是国家部、委、署、总局招考在中央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的一种方式,招考条件相对比较苛刻、严格,一般均要求全日制本科应届、历届毕业生,部分职位要求硕士研究生和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
国考出现大规模“弃考”现象已不是第一次,根据华图教育统计:2012年度国考,133万人报名,最终37万人“弃考”;2013年度国考“弃考”人数逾38万人;2014年度国考“弃考”人数逾40万人;而去年国考“弃考”人数高达50余万人;此次超46万人“弃考”也令今年国考竞争比降至33:1。对于本次弃考现象实属正常,笔者认为既有国考考上机率太小、难度太大,又有考生就业价值因素等转变原因。
对于一场竞争比约为33:1的考试而言,国考的考上机率和难度系数不言而喻,在国内众多考试中也几乎首屈一指,出现弃考现象也可以理解。据统计,本次考试共有139.5万人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较去年的140.9万人减少了约1.4万。然而,只有106.9万人网上缴费确认参加笔试,到考试当天,只有近93万人实际参加考试,参考率约为86.9%。然而,既便是约为33:1的竞争比,那也只是平均比率,一些诸如国税、海关等热门的职位出现”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的现象也不足为怪。面对如此高的竞争比,一些准备不是很充足的考生选择放弃也不是不理智。再加上,点太远、去考试迟到等客观因素的叠加,一些考生”被迫“放弃国考也时有发生。
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就业观念已经发生改变,国考不再是唯一选择。今年参加考试的考生中,不少人是抱着“试试看”心态轻松应考。“公务员并非我就业方向的首选。” 在北京市中关村中学双榆树校区参加考试的大四学生小张告诉中新网记者,他对考试并未准备太久,只花了几天熟悉题型,学材料专业的他报考公务员只是希望多一个就业选择,自己最想去的还是企业,同班同学今年报考的比例也不是很高。
国考,要在两小时内完成130—135道题的行测和3小时内通过给定材料书写近2000字的申论,对个人的阅读、逻辑推理、数学运算、写作等能力是种挑战,如果要去较远的考点笔试也是对考生意志和体力的一种考验。面对如此考上机率渺茫和难度系数高的国考,一些考生在缴费、笔试等环节选择放弃,实属正常现象。
广州日报:国考“三不公布”令人费解2009-12-08 |
广州日报:国考“三不公布”令人费解2009-12-08 |
透明促进国考公平2010-12-13 |
柯 锐:公务员考试简称“国考”不合适2012-11-28 |
国考挤出泡沫回归理性2014-12-01 |
国考降温不是坏事2014-12-02 |
“金饭碗”缘何不再“香”2014-12-04 |
何勇海:国考仅招“体制外”的双重意义2015-10-15 |
新民晚报:“玻璃房里的竞争”能否更透明2013-09-02 |
新民晚报:“玻璃房里的竞争”能否更透明2009-12-08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