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龙敏飞:请慎言国考回归理性
//www.auribault.com 2015-12-01 来源: 长沙晚报
分享到: 更多

漫画/朱慧卿

  11月29日下午17时,2016年国考公共科目笔试正式落幕。据统计,本次考试共有139.5万人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近93万人实际参加考试,超46万人“弃考”。考试当天,全国有近10万名监考、巡考和考务工作人员为考生提供考试服务。(11月30日《长沙晚报》)  

  2016年国考落下帷幕,46万人弃考的数字触目惊心,这意味着,三个考生里面就有一个是弃考者。对于这样的热门话题,各路网友也注意到了。于是乎有人称,这是“国考降温,回归理性”的写照;还有人更进一步表示,国考降温是社会进步的体现,这意味着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将成为历史……国考回归理性的确是公众期待的事情,但通过“46万人弃考”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呢?这仍然是存疑的。

  今年弃考人数达到46万人,那么往年呢?数据显示,这并非国考第一次出现大规模弃考,2012年国考,133万人报名,最终37万人弃考;2013年,弃考人数逾38万人;2014年度弃考人数逾40万人;而2015年国考弃考人数高达50余万人。数据虽无声,但却极具说服力。从弃考比例来看,并没有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以2016年46万人弃考便得出“国考回归理性”的结论,无疑是不谨慎的。

  而且今年弃考人数不少,也有其他的客观条件。比如,今年是“最严国考年”,《刑法修正案(九)》实施后,规定作弊行为将最高获刑7年,这能在一定程度上震慑一些意图作弊的考生,可能会增加弃考人数,但与考生的理性无关;再比如,国考落幕后,网络上便有不少人吐槽称考点设置不合理,很多在城边边上,不少大城市都是“堵城”,自己稍微睡过头就无法赶上考试了,只好选择弃考,这同样与理性无关。

  46万人弃考,对“国考回归理性”而言,并非由此及彼的逻辑命题。若以此断定国考回归理性,则会带来误解与误读。毕竟在这背后,还有许多不得不考虑的外部因素。而事实上,当46万人弃考本身依然引发关注,依然成为新闻便足以说明:国考降温,或许才刚刚起步。因为,国考回归理性,最起码关注也应该回归理性。社会的关注,也是民意的一种写照,当社会仍然不把公务员当做一个普通职业,国考降温或许还无从谈起。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