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漫画/朱慧卿
11月29日下午17时,2016年国考公共科目笔试正式落幕。据统计,本次考试共有139.5万人通过招录机关资格审查,近93万人实际参加考试,超46万人“弃考”。考试当天,全国有近10万名监考、巡考和考务工作人员为考生提供考试服务。(11月30日《长沙晚报》)
2016年国考落下帷幕,46万人弃考的数字触目惊心,这意味着,三个考生里面就有一个是弃考者。对于这样的热门话题,各路网友也注意到了。于是乎有人称,这是“国考降温,回归理性”的写照;还有人更进一步表示,国考降温是社会进步的体现,这意味着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将成为历史……国考回归理性的确是公众期待的事情,但通过“46万人弃考”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呢?这仍然是存疑的。
今年弃考人数达到46万人,那么往年呢?数据显示,这并非国考第一次出现大规模弃考,2012年国考,133万人报名,最终37万人弃考;2013年,弃考人数逾38万人;2014年度弃考人数逾40万人;而2015年国考弃考人数高达50余万人。数据虽无声,但却极具说服力。从弃考比例来看,并没有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以2016年46万人弃考便得出“国考回归理性”的结论,无疑是不谨慎的。
而且今年弃考人数不少,也有其他的客观条件。比如,今年是“最严国考年”,《刑法修正案(九)》实施后,规定作弊行为将最高获刑7年,这能在一定程度上震慑一些意图作弊的考生,可能会增加弃考人数,但与考生的理性无关;再比如,国考落幕后,网络上便有不少人吐槽称考点设置不合理,很多在城边边上,不少大城市都是“堵城”,自己稍微睡过头就无法赶上考试了,只好选择弃考,这同样与理性无关。
46万人弃考,对“国考回归理性”而言,并非由此及彼的逻辑命题。若以此断定国考回归理性,则会带来误解与误读。毕竟在这背后,还有许多不得不考虑的外部因素。而事实上,当46万人弃考本身依然引发关注,依然成为新闻便足以说明:国考降温,或许才刚刚起步。因为,国考回归理性,最起码关注也应该回归理性。社会的关注,也是民意的一种写照,当社会仍然不把公务员当做一个普通职业,国考降温或许还无从谈起。
杨 涛:“国考”报考人数减少才是社会的福音2010-12-06 |
毛建国:说“公务员热”降温为时尚早2010-12-07 |
何 勇:断言“公务员热”降温言之过早2010-12-07 |
国考降温不是坏事2014-12-02 |
“金饭碗”缘何不再“香”2014-12-04 |
张 扬:超46万人弃考表明国考逐渐回归理性2015-11-30 |
胡朝阳:“国考弃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2015-11-30 |
黄 磊:理性看待“国考”弃考现象2015-11-30 |
超46万考生弃“国考”是国家之幸2015-11-30 |
舒圣祥:46万人弃考 关乎诚信2015-12-0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