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斯涵涵:高薪难招技工再证职业教育之惑
//www.auribault.com 2015-12-04 来源: 山西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报载,在大学生“史上最难就业”的背后,职业院校正迎来春天。最新的统计显示,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正迅速提振珠海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但由于本地职业院校培养规模小,技术人才供需矛盾突出,去年珠海技术人才缺口已接近10万人,今年继续呈现扩大的趋势,一些企业开出上万月薪仍招不到技术工人。但与之相对的是,社会上对技术教育仍存有“偏见”,很多年轻人和家长都不愿意报读技校。

  去年有一则新闻让人印象深刻,“清华学霸男神”梁植上节目找工作遭到嘉宾高晓松猛批,尽管他有过硬的名牌文凭在手,却依然不知道将来干什么好,被斥“愧对清华”,高晓松抱怨目前中国名校的校风已经日渐走低,甚至和技校一样“几乎变成职业培训所”。从高晓松的言论中,我们不难看出那种睥睨天下、傲视群雄的名校霸气,也不难窥见职业教育在我国低人一等的困境。

  长期以来对职业教育的边缘化,社会对技校学生的排斥,使得一些技校成为低质、混时间、混文凭的代名词,老师缺乏相关资质,课程陈旧,难以教给学生有用的知识,甚至一些技校缺乏基本的操作机械,徒有虚名;学生贪玩、不爱学习、不守纪律,混到毕业就算完事;而社会上动辄“大专以上”的招聘条件也使得技校生难以有学习的原动力,无可奈何才去入学,各种不利因素相互影响,导致技校教育每况愈下。

  上万月薪难招技工是我国职业教育的欠账所致。倘若家长改变做技工低人一等的概念,对孩子的志愿和兴趣给予充分的尊重和帮助,倘若年轻人能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学习有着更早、更明确的目标,或有着更多的勇气和支持,而社会同时也给予更多的理解、尊重和机会,像德国那样,很多技术工人都是高学历,也颇受社会尊重,就不会出现一边高等教育人满为患,一边职业学校门庭冷落;一边高薪岗位待人乏人,一边又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尴尬局面。

  近年来不断出现大学生回技校学技术回炉再造的新闻,而据中国青年报调查,逾7成大学生希望重新选择专业,可见在学习、就业路途中迷茫、困惑、痛苦挣扎,找不到职业方向的青年人还有很多。而技能型人才严重匮乏,已然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两相叠加,学生和社会都付出了极大的试错成本。

  去年珠海技工缺口近10万,今年呈现继续扩大的趋势,“上万月薪仍招不到技工”并非珠海一地,而是普遍现象,再次向社会发出人才预警:社会如何转变人才观念,为职业教育、技校生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实现就业多元化;学校如何改变高高在上、僵化的行政化教育管理模式,使学生少走弯路;学生如何达到自身兴趣和工作知识、技能的最大融合,都希望能够唤起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各个层面的主动反思和行动。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