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又见校园血案。
12月4日,湖南邵东县一名18岁的高三学生小龙当着母亲的面,把尖刀刺向了他的班主任。更令人震惊的,是小龙在案发之后表现出的冷漠与麻木。
小龙承认,班主任并没有粗暴对待过他。同学也反映,遇害的滕老师是所有班主任里个性最温和的。然而,当他被问到是否后悔、觉得抱歉时,小龙说“我又不认识滕老师的家人,为什么要感到抱歉?”他说,班主任妨碍他看小说、睡觉,“我从来没把他的命放在心上”。
这话出自一个18岁孩子之口,令人不寒而栗。从已有报道看,生命意识缺失,是导致悲剧的重要原因。世间最宝贵的是生命,如果一个人连生命都不在乎,还能指望他对什么有所热爱?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学会爱别人也爱自己,本该是教育不可少的底色,却成了少年的盲区。
类似事件不是第一次发生了。就在一个多月前,也是在邵东县,3名中小学生杀害了一名52岁的老师,原因竟是想抢劫学校商店的零食。往远了看,马加爵杀人案、复旦投毒案,都是惨痛的教训。生命意识淡漠,不仅会伤及他人,也不惮于自戕。今年8月,江苏一名15岁男孩因不写暑假作业被训斥,喝农药欲轻生。四川一名14岁学生因父母拿不出2万多元报名冬令营,竟吞药自杀。
悲剧背后反映出的共性问题,值得警惕。近年来,通过教育领域深入改革,义务教育逐步回归“培养健全的人”。但升学压力较大的高中,尤其是条件相对有限的县城高中,还是薄弱地带。青春期的成长辞典里如果只被“高考”“一本”“二本”这样的关键词占据,缺失了梦想、快乐、尊重,生命意识的发育就无从谈起。孩子们的自尊心长期蜷缩在毫无表情的试卷分数、等级森严的考试排名之后,本就不充沛的心灵能量就会被一次次消耗。在某些情况下,任何微小的触发因素,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据报道,小龙沉迷网络小说后,不仅成绩下降,还显露出怪异举动。这些信号为什么没有被及时注意到?无论学校还是家庭的心理援助,能否及时到达?遗憾的是,监测都失灵了。
如果学校教育给小龙展现了足够的想象空间,他或许就不会对未来满不在乎;如果有心理咨询师及时发现小龙的心理问题,他就不至于酿成大错;如果他的父母能多和孩子说说心里话,他的内心就不会包裹上厚厚的壳,呈现出罕见的冷漠。
走出漠视生命的盲区,才能移除校园血案的土壤,这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不要等到下次悲剧发生,再扼腕叹息。
长江日报:鄂尔多斯“神话”是怎样炼成的2009-12-08 |
长江日报:鄂尔多斯“神话”是怎样炼成的2009-12-08 |
钱江晚报:看掴掌取乐不能只看到幼师变态2010-05-17 |
朱永杰:教育均衡,能否跳出既得利益格局的...2011-04-02 |
胡印斌:清华修复文科找回来的不止另一半2011-04-14 |
金 苍:把更多目光投向伤害之前2012-07-13 |
舒天烈:坚守师道是对筑梦人最好的诠释2014-09-10 |
黄 啸:温柔是风衣检察官的“同谋”2014-11-19 |
张传发:叫嚣自杀不是免责盾牌2014-11-27 |
对“路怒”当如何反思2015-05-19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