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抛开道德角度,仅仅从学习效果上讲,考前突击与考试作弊的结果是差不多的。很多同学之所以不作弊,并不是因为所学的知识多有价值,而是因为畏惧于学校严厉的惩罚政策。
尽管从小就坚定地信奉“作弊可耻”的信条,可是每次看到青春电影里花样百出的作弊手段时,我不禁感慨:原来没有作过弊的青春也是不完整的啊!一些人也在为大学里的作弊现象辩护,甚至提出了一种“作弊经济学”的理论:作弊本质上是一种高风险、低投入、高潜在收益的投资行为,与道德无关。而且,许多课程内容刻板无趣,耗费大量时间复习是在浪费时间。
作弊者的最终目的,都是用不劳而获的手段使自己受益。因此,与其说作弊是无声的反抗,倒不如说是作弊者为自己的利己主义寻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这种做法既不体面,又不够道德。
然而,值得思考的是:在当今的大学中,为何连“学生不应作弊”这样的道理都会受到如此多的质疑?这是因为大学中的许多考试都只要求机械的记忆,而且内容很多都空洞无用。比如,明明是心理健康的通识课程,老师却偏要用各种冷门的心理术语为难学生。明明可以在考试中灵活考验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识深度,老师却偏要考察教科书中僵化的“重点”。
我在国内读本科的时候,曾经参加过无数这样的考试,每次都是考前突击,考后便将这些内容抛之脑后。因此,虽然我没有作弊,却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确将时间浪费在了无聊的背中,真正从课程中收获的知识却非常少。因此,抛开道德角度,仅仅从学习效果上讲,考前突击与考试作弊的结果是差不多的。很多同学之所以不作弊,并不是因为所学的知识多有价值,而是因为畏惧于学校严厉的惩罚政策。
所以,面对层出不穷的作弊事件,教育者也应当进行反思。在教育的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的权利应当是对等的。老师有权要求学生认真学习,在考试中诚实守信,绝不作弊;学生也有权要求老师认真负责,摒弃形式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到更有裨益的知识。然而,国内学生往往被动地接受着许多必修课程,即使课程内容空洞,也不得不被迫应付例行的考试。这种现状,也是“作弊经济学”在中国高校中颇有市场的原因。
有人认为,要想解决作弊问题,我们要构建严格的诚信制度,实施完善的处罚措施。然而,我认为,这一切的前提在于良好的学术风气。中外不同的学习体验,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学术风气的重要性。在哥伦比亚大学,老师往往不会照本宣科地填鸭式教育,而是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美国与亚洲关系”课上,老师常常会用这些问题引发大家的思考:日本偷袭珍珠港真的是出于军事目的吗?美国与印度的关系为何如此不稳定?这样的问题,自然比单纯背诵教科书更有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授时时传递出对知识的尊重和对学术严谨性的坚持。比如,在平时的论文中,教授会认真地指出逻辑问题等,甚至对重要单词的意思进行辨析。
即使学习压力很大,我们在备考时也不会有所抱怨,因为感到学有所得,收获满满。在这样的学术风气下,教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良性互动,对作弊行为的严格处罚也就水到渠成。国内很多人之所以认同“作弊经济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良好的学术风气,学生被迫接受一些空洞的知识,于是进而给作弊行为赋予了更多的反抗意味。
如果对教育体制有所不满,学生要做的不是打破规则,让自己获利,而是正大光明地争取考核方式的优化。因为学生反对的是考核方式,而不是公平竞争的考试形式。只要形成良性的学术风气,所谓“作弊经济学”也就不会再有市场了。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