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日前,大数据产品“我和微信的2015”刚上线就被刷屏,没想到这股热潮很快就因为一则谣言,发展成了一场刷屏的恐慌。“打开链接就会把你支付宝的钱给偷了”的谣言,引发了一场微信“踩踏事件”——很多听信谣言的用户急于提现,急于把余额转回银行卡,并解绑银行卡;用户集中解绑和提现导致数据变慢,导致进一步恐慌。随后,微信和“躺着中枪”的支付宝连夜辟谣,才平息了用户的恐慌。
其实只要稍加分析,可能没什么谣言比“打开链接就会把你支付宝的钱给偷了”更低级了。其一,链接网址与微信官网同源,网络证书也指向腾讯公司;其二,这则谣言只有吓人的结论,却没有受害者具体信息,没有可信信源——没有确证的受害者,无异于“聋子听哑巴说瞎子看到鬼了”;更重要的是,微信跟支付宝在某种意义上算是对手,通过微信绑定银行卡跟支付宝没有关系。
综合目前的各种信息,已经可以确认这是一则谣言。不过,在谣言不断推陈出新的新媒体语境下,下一个谣言事故很快覆盖前一个事故,人们很快会忘记这场由谣言引发的“踩踏事件”。然而,这场乌龙不应该成为一个有始无终的烂尾新闻,有必要把问题弄清楚:造谣的人到底是谁?罪魁祸首到底是谁?
既然“要让民众在个案中感受正义”,为打击谣言,也应该让网民和用户感受到网络正义。对一个已经引发恐慌的网络事件,不能止于确认这是一则谣言,而应该努力查出造谣者,并让造谣者依法被追责。毕竟,这个谣言造成了不小的损害,让用户恐慌,让无关企业利益受损,必须给受害者一个交代。
有业内人士称,这可能不仅仅是一则谣言,可能有人借助造谣的方式去进行营销炒作,目的是想通过制造事件来进行商业营销——我们不清楚这种猜测是不是“阴谋论”,但在以往曝光的很多事件中,都曾看到过“借谣言营销”的影子。
无论如何,只有追根溯源查到造谣者,才能看到真相。查到造谣源头,既能让造谣者受到惩罚,清朗网络和微信环境,避免传递“反正造谣也没事”的网络病毒,从而遏制网络造谣;也能给受害者一个交代,更能对很多对此乌龙事件充满怀疑的围观者有一个交代。在打击谣言的问题上,我国已经有了立法,所以应该对乌龙事件进行彻查,让造谣者付出代价。千万不能容忍这样的情况:谣言满网飞,却少有造谣者受到惩罚。
在大数据技术已经相当发达的语境下,要想查到这个造谣者,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始作俑者到底是谁?谣言是怎么生产出来的?为什么传播这一谣言?这些问题都有必要弄清。有关方面不妨严肃对待此案,将其作为打击微信造谣者的一个样本。
齐鲁晚报:谣言何以比真相更会利用互联网2009-07-20 |
齐鲁晚报:谣言何以比真相更会利用互联网2009-07-20 |
练洪洋:柬埔寨悲剧,我们不是旁观者2010-11-24 |
肖 擎:对伤害公民权益的谣言明确说“不”2011-01-10 |
加大破坏网络规则的成本乃当务之急2012-12-24 |
拉黑“红人”2013-08-22 |
张伯晋:治理谣言满天飞,法律理应更有作为2014-05-14 |
艾 丹:以公共责任消解安全焦虑2014-06-18 |
李 记:肯德基告微信公号为网络谣言敲警钟2015-06-03 |
雷钟哲:朋友圈,不传谣应是公民自觉2015-08-18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