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别让“留守”固化为成长标签
李浩燃
//www.auribault.com 2016-02-16 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全面”二字,意味着“一个也不能少”。如果没有全体农村留守儿童的幸福,数千万个普通家庭的小康就会打折扣

  “我和哥哥弟弟在家里很孤独,我真的很想你”。猴年新春来临之际,一名广西留守儿童稚嫩的笔迹,道出了无数孩子朴素的心声。春节假期已过,很多人开始回味团圆的美好,而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一年一次的短暂重逢更是漫长的等待。正因如此,国务院日前出台的《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再次凝聚了全社会对留守儿童的目光。

  统计显示,近年来我国关于留守儿童的舆情事件增幅显著,直接印证了这一群体面临的“成长危机”。去年初夏,贵州毕节某家庭四名留守儿童集体服毒自尽,曾令全社会为之震惊。监护缺位、教育缺失、关爱不足,导致“留守一代”在人身安全、教育启蒙、心理健康等方面出现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的伤痛”。

  《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这份全文超过6000字的文件,无论是分析成因、把脉症结,还是统筹兼顾、布局对策,都反映出中央对留守儿童问题的深切关注,也展示了对症下药、标本兼治的治理决心。综观方案,既对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提出总体要求,又着眼于完善关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救助保护机制,还强调从源头上逐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如此系统的安排与部署,称得上破解农村留守儿童难题的一套完整方案。

  从“乡土中国”到“流动中国”,留守人群成为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城镇化进程中的特殊群体。除了诸多“治标”的配套手段,正如国务院此次出台意见所指出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阶段性问题,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公共服务不均等、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的深刻反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要想从根本上破解留守问题,就必须改变“留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乡村”,尽可能减少父母与未成年子女的时空分离。

  近年来,多地纷纷施策吸引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正是致力于从源头上消除留守现象的努力。以重庆为例,据统计,从2012年的107万人到2015年的89万人,3年时间全市留守儿童总量减少约18万人。另一方面,城市也应更加包容,为农民工筑梦城市降低门槛,想方设法降低他们的生活成本,让他们有能力将孩子安置在自己身边。去年在户籍和居住证等方面的一系列重大改革,一部分意义就在于此。

  保护儿童的健康成长权利,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逐步夯实的价值认同,更是中华文明流淌着的文化血脉。更重要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决胜阶段,“全面”二字,意味着“一个也不能少”。如果没有全体农村留守儿童的幸福,数千万个普通家庭的小康就会打折扣。正因此,下一步关键还是要把“意见”落细落小落实,努力在实践中形成一套更为细致、更可操作的规范体系,有效扩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福利供给,通过改革发展给予他们以力量和希望。

  “没有一种服装比爱更合身,没有一种装饰比爱更迷人”。对儿童而言,父母的关爱与陪伴,永远没有替代品。此次《意见》的印发,应该唤起方方面面的切实行动,让家庭的亲情陪伴、社会的多元救济与国家的制度保护汇集成强大合力,避免让“留守”固化为一代人的成长标签,带给孩子们一个正常的童年,同时给中国的未来带去更美好的希望。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