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条例的修改几乎涉及疫苗使用、监管和问责的“全链条”。以严肃法纪、良法善治来规范疫苗的使用和监管,才能恢复公众的信任,让更多人能免于疾病,更免于焦虑。
4月25日是一个稍显“冷僻”的节日——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但实际上,自1986年6月确认设立以来,这一节日已经走过了30年。而今年,这一天却因前段时间备受关注的疫苗案件,闯入了公众视野。在这一天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决定》,也就绝非偶然了。
这一条例的修订,背景也正是山东济南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对此,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在说明时毫不讳言,并称“聚焦”了其中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坚持了“问题导向”。《条例》规定,二类疫苗由省级疾控机构在平台上集中采购,强化储存、运输的冷链要求,建立疫苗全程追溯制度,鼓励通过商业保险等形式对接种异常反应者进行补偿,发生严重事件当地领导应当引咎辞职,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罗列下来可以发现,条例的修改几乎涉及疫苗使用、监管和问责的“全链条”。这样的响应速度和解题思路,值得肯定。
回看整个疫苗案件引来广泛关注时,公众的焦虑情绪背后,也有大写的“不信任”。毕竟,涉及自身与家人的安全,这样的不信任可以理解。更何况,这起案件的规模之大、涉及范围之广,也确实让人咋舌。“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而信任的小船就更是了。因为,该案件暴露出的,是监管的漏洞,而有漏洞也就意味着,更多人可能钻空子干那些损人利己的勾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句古语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
类似的信任危机,这些年并不少见。当年,一些奶粉中的三聚氰胺,几乎摧毁了中国相关产业的根基,至今从海外代购奶粉,仍是不少人理所当然的选择。而食品安全领域出现的问题,也让不少人在吃东西时战战兢兢、如临如履。相比之下,疫苗是更加必不可少的基本健康产品,疫苗安全也是政府必须要提供的公共产品,决不能让公众再一次失去信任了。
从这个角度看,相对于具体的措施,政府的态度对公众而言可能更加重要。无论是李克强总理对疫苗案的批示,相关部门对疫苗案的处置,还是疫苗条例的大幅修改,说到底都是要重建“疫苗信任”。公众看到了最高层级政府解决问题的决心,看到了处理疫苗案时雷厉风行的行动,看到了补上监管漏洞时合理有效的举措,也就看到了疫苗安全的保障,看到了健康生活的希望,看到了在疫苗接种上,保持基本信任的可能。
今年的儿童预防接种日,主题是“依法预防接种,享受健康生活”。的确,以严肃法纪、良法善治来规范疫苗的使用和监管,才能恢复公众的信任,让更多人能免于疾病,更免于焦虑。
曹 林:仇官仇富的“仇恨标签”不要随便贴2013-02-20 |
刘武俊:有事请找我的律师2015-01-14 |
刘武俊:“有事请找我的律师”应成常识2015-01-15 |
柳千岸:核心价值观建设需要良法善策2015-03-05 |
邓海建:慈善透明度的步子还可以更大些2015-03-30 |
“性侵男性亦犯罪”式纠偏多多益善2015-08-31 |
新华社评论员:以良法推动善治2016-03-12 |
以民主凝聚人心力量 以法治护航改革发展2016-03-17 |
废止出租车管理旧法为改革清障2016-03-23 |
废止出租车管理旧法为改革清障2016-03-2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