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如果非要认为韩春雨从学术圈的泛泛之辈,一下子成为“诺贝尔奖级别的科学家”,那是对他的侮辱,忽略了他在科研路上的探索与攻关。
前不久,世界顶级学术刊物《自然·生物技术》刊发了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作为通讯作者的研究论文《NgAgo DNA单链引导的基因编辑工具》。河北科技大学官方网站介绍,该成果打破了国际基因编辑技术的垄断,实现了中国高端生物技术原创零的突破。(《成都商报》5月23日)
韩春雨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被称为诺奖级科研成果,韩春雨本人也被描绘成一夜成名、一鸣惊人的科学家。坊间最津津乐道的则是他的“三无”身份——无显赫的学术头衔、无优越的实验条件、无海外留学访学背景,以及他“连续十年没有发过文章了”的独特经历。仿佛越着眼于“三无”身份,越能凸显韩春雨之牛气和不同寻常。
这种刻意制造的反差,尽管充满看点,显得韩春雨的科研路有一种传奇色彩。这种反差还容易使人产生不写论文也能扬名、没有科研经费也能取得骄人成果的错觉。
真的如此吗?梳理韩春雨的求学史和科研经历,便知所谓一鸣惊人属于夸张表达,奇迹并不存在。韩春雨先是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后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接受博士研究生的科研训练,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韩春雨师承名门,其博士生导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强伯勤——我国著名分子生物学家。
用韩春雨的话来说就是:“我并非一些媒体所说的‘野鸡大学’里的‘草根学者’。读博士时,我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强伯勤,接触到当时如火如荼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这是当时世界科研的最前沿。”韩春雨曾谈到他的博士毕业论文,该论文发表在《核酸研究》期刊上,“今天来看也仍具水准”。此外,河北科技大学的实验室条件也不是像一些网友想象得那么不堪,韩春雨说:“河北科技大学的实验室条件虽然不是顶尖的,但可以满足研究工作需要。”
科研经费是否充足?按照韩春雨的介绍,学校先是提供了25万元的学科建设资金,在他决定在“Ago”上搏一把的时候,又提供了另一笔科研经费。加上他申请到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有约40万元可供自由支配的资金,可以满足实验室日常运转。这说明韩春雨不缺经费。韩春雨10年未发表文章是否属实?这也不准确,韩春雨作为通讯作者发表过两篇中文论文。
韩春雨之所以取得丰硕成果,当然与河北科大未强逼他发表论文有关,但这不是主要原因。如果一个人既不接触国际领先技术,也没有足够经费支持,10年不发表论文还能成功吗?
韩春雨的成功原因有两点,一是他一直接触基因科研的最前沿,一直关注基因编辑领域的科研进展,并注重借鉴国家科研领域的经验与教训。同时他的团队成员也不容小觑,比如沈啸曾在美国埃默里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年开始担任美国希德斯-西奈医疗中心的研究员科学家。二是他有值得赞叹的科研精神,比如,临事而惧,好谋而成;不忘初心,耐得住寂寞。韩春雨绝非沽名钓誉之徒,而是在科研路上乐此不疲,尽管也曾多次失利,但越挫越勇。
没有这两点,韩春雨不可能在顶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韩春雨的过往并没有奇迹,也没有捷径,他尽到的是科学家瞄准科研前沿的本分。这种成功顺理成章,绝不是一些人所认为的那样充满偶然。如果非要认为韩春雨从学术圈的泛泛之辈,一下子成为“诺贝尔奖级别的科学家”,那是对他的侮辱,忽略了他在科研路上的探索与攻关。不少人拿不发表论文说事,在论文崇拜的当下确实有现实指向,但是借韩春雨的成功来抨击论文崇拜不能服众。
中国青年报:刹刹带随行团上两会的歪风2014-03-10 |
封寿炎:养生热情还需运用得法2014-06-25 |
制度干预胜于公交逃生神器2014-04-14 |
钱江晚报:拍自己可以,别把病人露出来2014-12-23 |
马若虎:法院庭长如此玩忽职守,谁给的胆?2014-12-11 |
吴杰明: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党建更加重要位置2015-02-06 |
商 ?D:女生安全当有“三防线”2015-08-13 |
曹中铭:券商们别把自己当“股神”2015-09-21 |
别把乡村问题都推给“计生红旗”2016-03-30 |
博物馆日之“冷”与旅游日之“热”2016-05-19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