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韩春雨式创新”是一场及时春雨
王聃
//www.auribault.com 2016-05-24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 更多

  千万别只看到韩春雨背后身份符号的冲突,更应关注其生成路径,尤其是大学对其展示出的宽容与支持。韩春雨提供了一个可被复制的样本

  最近,河北科技大学的副教授韩春雨因为一项“诺贝尔奖级别”的实验成果,一夜间火遍全国。韩春雨和他的团队研发出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上。媒体报道称,其研究将会给基因技术和产业带来巨大变化,有可能成为冲击诺贝尔奖的热门。后续报道还显示,韩春雨是典型的“三无副教授”——非名校(就职于非985非211的河北科技大学)、非名人(没有任何人才头衔称号)、无职位(无行政职位)。

  一名副教授一夜之间成为“诺奖级”科学家,本身就是一件耐人寻味的事。在一所二本大学,竟然有人研发出了“诺贝尔级”的实验成果;这项打破国际基因编辑技术垄断的重大突破,竟然只是由韩春雨带领的5人小组完成的;在这所二本院校的研究小组中,不仅有“三本”层次的学生参加,领头的副教授韩春雨更是“三无副教授”……几乎所有关于韩春雨的报道,都包含着冲突,他想不火都难。

  不过在我看来,最值得放大与思考的不是那些冲突,而是这样一个细节——韩春雨2006年开始在河北科技大学任教,至今十年,他只作为通讯作者发表过两篇中文论文,期间,河北科技大学几乎从未给过他发表论文篇数、评职称等压力,这让他有条件泡在实验室里专注于实验本身。这个细节,既解释了韩春雨和其团队成功的部分缘由,更提供了一个可以被复制的样本——告别曾经的“唯论文观”需要大学的自觉,而这种宽容与包容的态度,能够加速重大科研成果的出现。

  从常识而论,要求大学教师与科研工作者在学术刊物上发表相应的学术论文,本是一种正常的考核机制。然而在现实中,这一考核要求被异化、被加码了,几乎所有大学与科研机构都对论文发表数量以及论文发表刊物的“层次”有着异常严苛的要求。这种考核机制,既使得部分大学教师与科研人员片面追求论文发表的数量,也导致了“有偿论文”乱象的出现。恰缘于此,“唯论文观”必须被打破,如此才能让科研工作者从繁重的论文发表中抽身,真正将精力用于科研。

  “唯论文观”如何打破?一方面,这需要顶层设计的纠偏与修复。譬如在今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优化学术环境的指导意见》强调,科技工作者不准通过金钱交易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也即禁止所谓的“有偿论文”,这无疑是一种倒逼。另一方面,大学对“唯论文观”的主动打破是不可或缺的。或许,要求大学一刀切地取消相关的论文考核,并不现实,但大学至少可以对韩春雨副教授这样的特定人才,主动地放宽论文考核的要求。

  千万别只看到韩春雨背后身份符号的冲突,我们更应关注其生成路径,尤其是大学对其展示出的特别宽容与支持。从这个视角审视韩春雨,与其说他是一个传奇,不如说他的故事给大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启示——对待科研,大学管理还是应该回到遵从其规律和内涵的原点。既然河北科技大学能对副教授韩春雨分外宽容,其他大学与科研机构为什么不能积极跟进,让相关人员的考核也逐渐与论文脱钩?

  创新是科教的生命。韩春雨横空出世,给中国科教界带来了一场及时的春雨。好好珍惜这场春雨,创新的春天就不会太远。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