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地铁“商务舱”不合时宜
何勇海
//www.auribault.com 2016-07-25 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刚开通一月不到的深圳地铁11号线,设计了两种票价,一种普通舱,一种商务舱,商务舱价格是普通舱的三倍,导致每趟车两种不同价格的车厢,乘客出现天壤之别:一个空空如也,寥寥数人;一个车厢爆满,摩肩接踵。(7月22日中国新闻网)

  早在2012年深圳地铁提出,将根据不同消费层次,设置VIP头等车厢时,便引来大量质疑。现在看来,深圳地铁不为所动,只不过换成了“商务舱”的称呼。地铁设商务舱,真的适合吗?

  一方面,地铁本身是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是公共资源,恐怕还享受着财政补贴而具有公益性质,不宜以特权或贫富为标准划分区域,提供差异化服务。

  有人或曰:飞机、高铁也是公共交通工具,怎么可设商务座?与飞机、高铁不一样,地铁更是一个公共性服务平台,是绝大多数普通市民每日出行必不可少的工具。比如在深圳,地铁已成为继普通公交以外,市民选择的第二大出行方式,恐怕不能在这个公共性服务平台上,制造人为的等级制度和贫富差距。一位网友问得好:如果今天地铁可以设商务舱,明天公交车是否也可以设“商务座”?

  另一方面,在运能还远远不能满足公众需求之下,设商务舱提供差异化服务,恐怕是本末倒置、主次不分。目前,我国城市地铁普遍面临大客流的冲击,运力都很紧张,“沙丁鱼罐头”式的人贴人的车厢,已经很难满足公众基本的出行需求,哪怕是深圳也不能例外。在如此现实下,首先当然是履行好公共交通的职责,而不是搞差异化服务和收费。

  据说,深圳地铁设商务舱是取经于香港。香港的地铁建设,到今天已经有差不多50年历史,是全世界不依靠政府补贴经费运行轨道交通的少数几个城市之一,具有一套高效快速的轨道交通系统,市民出行便捷。而内地的轨道交通,又发展了几年?覆盖率又是多少?

  如今,道路越来越堵,地铁越来越挤,城市的高速发展使交通设施不堪重负。当有限的公共交通资源,无法满足公共出行的需求之时,保障群众的最基本出行需求,就应成为优先之选;私人化的一些需求(比如乘坐的舒适性)就必然要受到一定限制。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