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撤销廉政账户是对反腐的乘胜追击
庄华毅
//www.auribault.com 2016-08-08 来源: 红网
分享到: 更多

  近日贵州省纪委监察厅发布公告,决定自8月2日起撤销廉政账户,要求党员当面拒收礼金,否则以违纪处理。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曾有17个省份设过廉政账户,目前至少有6个省份撤销。(8月7日《新京报》)

  某些省份撤销廉政账户,明显是出于对反腐形势的乐观估计,折射出对腐败行为“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姿态和斩草除根的决心。

  回头来看,这账户确实在腐败和廉洁之间进行了折中。在过去那些年,部分省份规定领导干部在公务活动中接受的礼金,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汇存廉政账户,这样在“东窗事发”的时候,就可以凭此减轻或免于处罚。如果从理想主义的角度来要求,这当然是对腐败行径的一种让步,也给部分贪官提供了腾挪的空间,所以自设立以来一直众说纷纭,争议不休。

  但这一帐户确实给那些没办法和腐败环境做斗争,但又希望保持个人清白的党员干部一个现实的出路。即便不得不收受礼金,违反了纪律和法律,但不进个人腰包,至少保持了本人的清白。这对在某些恶劣环境中保护一部分有节操的干部,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

  撤销廉政账户,当然是向党员的廉洁自律提出更高的要求。但这么一来让那些纠结中的党员干部何去何从?当然有一些会更坚决地拒绝腐败,但从人性来说,恐怕还是会有很大的一部分不得不向腐败的环境低头。

  应该说,不管设立还是撤销,都有利有弊,决策的关键在于对形势的估计。10年前相关部门充分认识到反腐形势的复杂性艰巨性,因此设立了作为缓冲和最后防守的“廉政账户”。经过这几年对腐败行径的反复洗刷,相关部门大概认为腐败行为已经被遏制住,腐败风气已是风中残烛,至少在目前不足为惧,所以重点在于斩草除根,防止他们在某些角落苟延残喘,日后卷土重来。也只有在这样的判断下,才毅然撤销清廉和腐败的缓冲地带——廉政账户,摆出最后决战的姿态。

  但反腐形势真的有那么乐观吗?我们一点也不怀疑几年来的成绩和进展,但人心最是难以把握,基层腐败分子的“智慧”是上层难以估摸的,他们之间默契和行为方式,拥有着远远比政策措施更为灵活的弹性空间。最近一些中央媒体不断提及的古代腐败现象中,连皇帝都长期被腐败分子玩弄于股掌之间,何况本身就食人间烟火的各级监察部门?也许反腐败者比古代皇帝更接地气,没那么容易忽悠,但千万不要低估腐败行径根植人性的顽固性,和这种顽固性造成的灵活性,在反腐秋风扫落叶的局面中,腐败分子的灵活性最后必然导致正人君子对小人群体的隔膜,并可能因此做出各种误判。

  中国人的智慧向来是,哪个风向来了都是王师,都是要举旗迎接的,但私下里,该怎样还怎样。这次反腐败深得民心,得到的拥护肯定是真诚的,但也有部分官员干部,也有基层的大量小圈子仍然秉持着这样的“智慧”,变换一下方式,增加一些隐蔽性,私下里该怎样还怎样。所以一片的大好形势既是事实,也只是部分事实。如果把部分事实错当成整体,当成根本性的改变,那可能就是误判了。

  反腐败是长期的任务,走出的任何一步都是艰难而又来之不易的,夯实胜利成果有时比乘胜追击更为重要。作为某些腐败环境中保护干部保护廉政最后阵地的举措,廉政帐号是否到了可以撤销,应该撤销的时候,恐怕还应三思。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