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撤销廉政账户压缩官员贪腐空间
张闲语
//www.auribault.com 2016-08-08 来源: 红网
分享到: 更多

  近日,贵州省纪委监察厅发布公告,决定自8月2日起,撤销“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廉政账户,要求党员当面拒收礼金,否则按照最新修订实施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违纪处理。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至少曾有17个省份设立过廉政账户,目前至少已经有6个省份撤销。(8月7日《新京报》)

  从廉政账户的设立到陆续的撤销,不过短短的十多年时间。或许有人会疑惑,既然当初廉政账户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啥要撤销呢?显然,各地廉政账户的设立与撤销,需要多角度去审视,不能用“非此即彼,不黑即白”的简单思维来思考。每一项政策的实施和落实都有其客观的现实意义,都不能脱离当时的实际情况。

  从廉政账户的设立初衷来说,随着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官商关系也由此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如何更好地保护各级官员,又能不影响地方经济发展,并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廉政账户的设立无疑是一个好的选择。这也是全国有17个省份设立廉政账户的原因所在。毕竟在当时的条件下,地方官员既要一手抓经济,又要处理好官商关系,这个廉政账户即保护了地方干部,也较好地处理了官商关系,其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从当初那些设立廉政账户省份的情况看,一些官员也及时上缴了相关钱物。

  然而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廉政账户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一方面官商关系更加复杂具体,无论是涉及的利益领域还是利益程度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依靠廉政账户来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已经不适应客观现实了。一方面是廉政账户的管理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缺乏一种强效有力的监督,这种情况下,只依靠官员的自觉性来保证自身廉洁显然还不够。同时加上官员们把廉政账户当成了一种遮羞布和障眼法,表面上把少量的钱物上缴廉政账户,实际上却暗地里大肆贪腐,大肆进行以权谋私和权钱交易。换句话说,廉政账户早已失去了保护干部廉政的功能,这种情况下,自然就有必要进行撤销了。

  进而论之,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随着党内各种制度规定完善与强化,应该说对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有了更完备的制度规定,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正式实施之后,问责成为了一种新常态。根据新修订实施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83、84条规定,违反有关规定收送礼品、礼金、消费卡行为都是违纪行为。既然已经有党内法规明确了官员的相关行为,那就必须按照制度规定来执行。

  从贵州相关地方发出的通知来看,明确提出对于那些不收敛、不收手,不当面拒绝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又不按要求登记上交或不如实登记上交的党员干部,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零容忍”,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在这种语境下,只要全面强化从严治党,只要认真落实从严治党的各项制度规定,谁还敢去收受钱物?从这个意义而言,撤销廉政账户其实就是从源头上从严把关党风廉政建设,只要官员直接拒绝收受各种形式的礼品、礼金、消费卡等,自然就没有后续的所谓上缴廉政账户了。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