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斩断“校讯通类收费”利益链条
齐国瑞
//www.auribault.com 2016-08-12 来源: 长江网
分享到: 更多

  近日,市民反映,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移动通讯公司多年来一直在扣她的校讯通费,更可气的是,她还从未享受过相关信息服务。(8月11日《深圳特区报》)

  关于“校讯通类收费”屡见不鲜,小到“校讯通”、“家校通”、“翼校通”大至各类捆绑销售的短信及语音业务,很多人都遇到过类似的烦恼,不知情就被扣了金额不等的话费,并且有些服务还是很难被取消。就像这次报道提到的,杨女士无意中发现一项代收费业务扣费记录。她清楚记得自己未办理过任何代收费业务。

  那么找到运营商解决不就行了,结果更是让人大跌眼镜。运营商却说自己没有权利取消。难道消费者本人选择消费项目的权利都没了?还是移动公司的技术完全被攻破了,无法取消了?我们不禁想问,是谁为强制捆绑打开方便之门?是那些出卖良心的教师还是那些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软件公司?

  近年来,教育部门严格规范教育收费,出重拳、下重手打击治理教育乱收费,效果已经非常明显。类似“校讯通”的性质早已经被认定为乱收费的表现形式,被明令禁止。加之微信、易信等即时通讯工具的普及,即时性和全方面的展示孩子的学习状态早已经可以保障及免费的实现了,家长与教师的联系根本就不需要再通过传统的短信、彩信等。那么,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其实,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早在2012年就有报道,当时人民网记者兵分多路就安徽部分市的20多家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展开调查。调查得知,校讯通业务共有三方参与,通信运营商、软件开发及推广企业、学校及教师,三方构成黑色利益链,利益分成比例大致为:5:3:2.通讯运营商每年从中获利超过七千万元,软件开发及推广企业每年获利四千余万元,而学校及老师每年获利近三千万元。在没有确定数据的情况下,笔者不好意淫深圳等地的“校讯通”类服务的蛋糕有多大,但是其中值得警惕其中的分食“蛋糕”的人。

  这些人构成了利益链让这项乱收费成了久治不愈的顽疾,要全方位斩断“校讯通类收费”利益链条。教育、电信等相关部门要加大学校管理力度,对于学校采取捆绑电信运营商“绑架式”的销售,要发现一起,严惩一起,曝光一起,震慑相关人员,更要对打着服务学生的幌子捞取个人利益的人加以处罚,甚至撤职查办。

  风物长宜放眼量。对运营商来说,要想提高电信市场占有率,必须对诸如上网流量延长、上网资费居高不下的问题进行改革和调整,同时提高服务质量。在想着通过垄断或是打擦边球的手段攫取高额利润的年代已经远去了,唯有改变僵化的运营体制和陈旧的市场运营模式,才能有长足的发展。

  全方位斩断“校讯通类收费”利益链条要靠教育等部门的严格执法,更要靠电信等相关企业的遵纪守规,还要靠我们消费者提高警惕、提升意识,只有我们携起手,共同努力,才能消除教育领域乱收费。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